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胜利闭幕。无论从运动员成绩,还是比赛的举办过程来看,北京冬奥会都是一届成功的盛会。更重要的是,以冬奥会成功举办为标志,可以预见,冬季运动及其背后的产业将进入全新的阶段。
9金4银2铜的历史最佳战绩、占据金牌榜第三、实现全项目参赛目标……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尽管我们早已在夏季奥运会上实现全方位突破,但能在冬季项目上有所成就,与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不无关系。
其中,跨界选拔运动员就是重要的一项。在本次冬奥会上,参加女子钢架雪车的赵丹和黎禹汐此前都是田径运动员,在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摘得铜牌的闫文港,最初练的项目是跳远,更不用说苏翊鸣此前是作为影视演员为人所熟知。
培养跨界运动员,也为传统体育基础比较薄弱的省份,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子。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柔韧性、耐力和勇气都不差。就拿银川来说,田径项目一直是体校的主抓项目,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各方面素质都较好的年轻运动员不断涌现。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加上冬奥会上苏翊鸣、谷爱凌这些明星运动员的带动效应,相信会有更多青少年运动员群体关注冰雪项目。这时候,体育部门如果能搭建平台,引进来或者走出去,有所针对地与冰雪项目发达的省份继续进行合作,让他们能够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项目,说不定就可以诞生银川自己的冬季项目明星。
至于冬季冰雪产业的发展,在冬奥会的带动作用下,银川各大冰场和雪场满员的情况已经说明一切。但如何保证这波热度能够持续下去,还是需要当地的冰雪运动发展壮大。在冰雪项目的推动下,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和教练会更多,参与的群众基础才会扩大,银川不缺滑雪场,室内室外冰场也在不断增加,天时地利具备,加上参与人群的持续增加,银川的冰雪运动及产业才能迎来全新的春天。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