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湖路绿道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该项目沿宝湖路建设机动车与人行道共板路道,通过绿化硬隔离的方式提升行人与非机动车的安全性,同时,沿着宝湖公园的美丽风景漫步、骑行,将更好地激发人们对绿色出行的参与度。宝湖路绿道工程开建,看起来是项常规的道路拓宽工程,但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城市管理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中间只有一个隔离栅栏,人车混行、交通不畅。骑电动车、自行车走过宝湖路的市民对此应该深有感触。通行不畅的背后,还有着不小的安全隐患,电动车与自行车甚至与行人的剐蹭时有发生,本该是一条风景秀丽、适宜慢行的道路,硬生生变成了逼仄的小路。这次开建的宝湖路绿道工程,用绿树隔离出非机动车道,可以预见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将更为通畅。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程也是交通疏堵“6+N”工程中的重要举措。提到交通疏堵,更多的做法一般是拓宽道路、修建立交桥,这背后,是优先保障机动车通行权的体现,路宽点,再宽点,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堵点可能出现在这个路口,根源可能是在相邻的街道,因此完善路网、畅通循环同样重要。
其次,保障自行车优先也是提倡绿色出行的具体体现。我们提倡大家绿色出行,结果发现能通行的道路都有限,有些道路,骑行道甚至被挤到了人行道上,绿色出行自然无法成行。保障自行车通行权,让城市拥有安全、便捷、通畅的慢行交通系统,使步行者愉悦、骑行者舒心,不但低碳绿色,更有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宝湖路慢行系统的开建,是项交通工程,如果按照规划如期完工,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这标志着城市慢性系统从有到优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城市的交通发展理念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诠释。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