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工程,“东数西算”在2月正式启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包括宁夏在内启动建设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在具有新时代发展特色的重大工程中,各地势必都会争先恐后,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的银川,更需要明确定位,错位发展,或是占得先机的关键举措。
“数”指的大数据,“东数”即国家东部的应用数据;“算”指的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计算能力。此次,宁夏被列入“东数西算”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中卫市前期的发展基础功不可没。但是在这一重大的战略面前,宁夏也表示,要抢抓“东数西算”机遇,高水平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宁夏枢纽,拓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培育上云企业1000家、服务业集聚区13个。可见,在全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规划中,统筹推进,各地都有机会。
业界认识分析认为,“东数西算”工程有望拉动中西部算力需求全面提升,围绕着数据中心的产业链上下游如设备制造、服务运营等,都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数据中心在中卫已经初见成效,而相关配套产业的生产,服务企业的运营,仍然还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得看各地如何定位自身角色。“东数西算”的市场足够大,企业分工配套足够精细,产业链延伸足够长。
头部企业体量巨大,带动确实比较明显,但是那些隐藏在行业背后的中小企业同样不可忽视。就在3月底,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举办了“东数西算”线上招商会,多家从事数字经济的区外企业参加了推介会。园区以总部经济定位,拟在商务区进行大数据储存、运算、安全、应用、服务、展示、总部办公等核心内容为“前店”,与中卫数据中心集群为“后厂”,形成两地联动、错位发展,打造以“东数西算”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地。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定位,或许也是银川下一步承接“东数西算”工程的有力尝试,与核心产业带打好配合,放大自己的优势,这样的尝试非常有必要。
“东数西算”工程给了很多城市重塑定位的机会。这就要看“东数西算”发展需要什么,城市有什么,特别是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趋势下,更需要着眼于全域的思维,来重新审视产业定位,而这才是地方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