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期,宁夏出台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从发放消费券,到举办各类刺激消费的活动,从零售业到服务业,更有商圈的打造。然而,作为短期拉动消费的手段,消费券等方式一定需要更大的覆盖面、更精准的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不仅让消费者敢于消费,愿意消费,更让不同规模的市场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受益。
观点一
老年群体不能落下
各地发放消费券,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单一的线上申领渠道,对老年人并不友好。其一,知不道、玩不转、抢不到;其二,即便一堆券摆在眼前,哪个能是老年人感兴趣的?或也只有超市券吧。
这不单是信息发布和消费券设计的问题。提振消费,需要摸准发力点,但不能有主体与非主体之区分。倘若思想意识里总把消费等同于商场购物,那一定会有被落下的。而这些被落下的,恰恰又是消费最可贵的增量。
5月底,宁波使用云闪付发放政府消费券,推出了老年群体专场,券面为满100元减20元的通用券。尽管还是线上发放,但使用范围扩大,无疑更吸引精打细算的老人们,相信较之年轻人,他们的消费券使用率、转化率更高。
除了把合适的券发到合适的人手里,消费活动的适配性也值得关注。有个词叫“银发经济”,什么意思呢?除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开销外,老年人营养滋补、社交娱乐、健康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占比已经超过30%,消费潜能巨大。为什么不盯着这些领域好好开发呢?
再说得近一点儿,逐渐淡出年轻人生活的早市、日渐兴起的社区商业,是否为老年群体消费的主战场?在那里,有没有挖潜、增量的可能? 刘薇
观点二
刚性消费不能落下
刺激消费,刚性市场作用可谓是重中之重。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在对未来预期不够高时,会主动进行消费降级,一些锦上添花的项目自然也会被排除在日常开销的计划之外。这个时候如何拓宽大家在刚性需求上的消费市场,就成为了扩大大家消费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振大家消费信心的重要抓手。
刚性消费原则上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些消费内容,可一旦商品的金额超过一定水平,就会影响大家的消费欲望,就比如,水电费、物业费、停车费等等费用,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开支,如果能将这一部分内容,纳入到刺激消费的计划中,相信会有不少人受益,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惠才能让更多人主动打开自己的钱袋子。 吴戈
观点三
个体户不能落下
发放消费券、惠民券,支持奖励新增限额以上的商业单位,推进智慧化商圈建设,减免商家税费……近期,自治区、银川市推出一系列支持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旨在持续拉动消费,力度不可谓不大,范围不可谓不广。只是,在支持鼓励规模以上市场主体的同时,中小微市场主体应该也要同样兼顾到,燃旺城市烟火气,少不了这些小摊小店。
促消费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一揽子促消费政策措施的发力点,都集中在供给侧。其中,大型商业企业、商圈都有明确的支持措施。而市场中的众多小微市场主体,也就是存在于消费者身边的小店小摊,同样是促消费回补的重要支撑。很多人可能一周去不了几次大的商场和商圈,但每天路过的社区便利店、门口的早餐店、街边的理发店等承载了消费者绝大部分消费。以社区便利店为例,店内丰富的民生基本品,加上便捷、快速等特点,都是吸引消费者就近消费的重要因素,能在这里完成的购物,就不需要再去大型综合商场。相关的扶持政策,应该也覆盖到在消费者身边的市场主体,让政策红利的覆盖面更广,切实转化为市场动能。
同时,应该做好消费相关的公共配套服务。衡量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不是看其高楼大厦的数量,而是活跃在街头巷尾的一个个市场主体。既然要真正带动消费,不如将实体消费空间延伸更广,给小摊经济搭建更多平台,让贴近消费者的商业更多起来,整座城市的烟火气才能重新燃旺。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