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时间对老旧小区改造的采访调查过程中,笔者也持续关注着自建房排查领域的动态。从《银川市加快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中来看,以居民自建住房为主的区域和城中村等并不属于老旧小区改造范畴。不过,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加快摸清自建房基本底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署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国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再督促、再落实,切实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随后,银川市迅速成立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督查组,对自建房等建筑安全展开排查。与此同时,我市还对经营性自建房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按照先急后缓、先大后小、一栋一策、分类处置等方式,逐一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措施、整治时限和责任主体,并完善了临时过渡政策。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总计排查自建房117644栋,存在安全隐患的总计4918栋,已消除安全隐患1921栋,正在消除安全隐患1443栋。根据计划,我市将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所有自建房的排查摸底,2024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隐患整治,同时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建房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是业主和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以及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时常出现擅自加层、改建、改结构等严重危及建筑安全的行为。因此,及时消除自建房风险隐患,十分重要而且迫切,务必要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同时,在重点整治涉及公共安全的自建房这一方面,一定要深刻吸取相关安全事故的重大教训,要建立专项整治领导机制,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坚持行业管理部门既要管行业、也要管安全。要全面分类整治,逐户逐栋排查,“一栋一策”整改。严厉打击危及建筑安全的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设计施工队伍、房屋鉴定机构和从业人员监管。
走访中,相关人士表示,对城市建成区内经鉴定为D级危房的自建房,如果这套房是目前在内居住群众的唯一住房,将由市住建局提供公租房临时周转。显然,安全是天大的事,而越大的事里就越不能缺少人性化的政策,同时我们也必须以不留死角的态度抓好自建房安全整治,这样就一定能有效遏制有关建筑肆意增高、扩围乱象,为百姓撑起保护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无小事,责任平时不压实,一旦出现失守,“小病”便会酿成“大祸”,对于安全问题,思想意识上别轻视,投入上咱们别抠门、防范上抓住“牛鼻子”,短板速速补、警钟时时鸣。就像在此次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会落实落细工作任务,确保不漏一户、不留死角,对自建房安全隐患从速进行整治,坚决防止房屋倒塌事故的发生。 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