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正月, 我们要为劳务移民举办一场大型招聘会, 有60多家企业和10多家各类培训机构、 劳务派遣机构参会, 并提供2300多个就业岗位。” 近日, 宁夏石嘴山市就业创业服务局局长刘新民介绍说。
据了解, “春风行动” 暨劳务移民脱贫解困大型招聘活动即将于本月底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沐恩新区举办, 其主要对象就是自宁夏南部山区搬迁至此的劳务移民和农村贫困人员。 “我们将利用此次招聘活动, 对劳务移民及失业人员提供求职、 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指导, 并现场解答求职人员咨询, 组织培训机构对有培训愿望的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登记。”
精准对接 促家门口扶贫
为了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石嘴山市以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瑞村、红翔新村和陶乐镇庙庙湖村3个贫困村为核心, 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目前,石嘴山市共有生态移民2.6万人,劳动力人口1.1万人。其中插花移民劳动力1870人,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51户共计10454人, 主要集中于上述三个村。
“2017年底, 104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要全部实现脱贫。” 刘新民说。 为此, 石嘴山市、 平罗县的两级就业创业服务部门坚持精准对接促家门口扶贫的思路, 组建了生态移民劳务工作站, 并在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分别派遣驻村工作人员, 发布就业信息、 宣传创业政策、 进行培训登记。 同时, 他们还采取 “一月一走访, 一户一对策、往穷根上帮、 往长远处扶” 的方式, 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难问题。 此外, 就业创业服务部门还鼓励成立劳务中介公司和行业协会, 支持劳务机构组织劳动力转移。 他们还在平罗县的各乡镇和3个贫困村安装了17台求职终端机,方便生态移民和插花移民就近了解就业信息。
技能培训 实现稳定就业
据了解, 按照精准扶贫和生态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石嘴山市就业创业服务局抽调专人开展了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情况入户调查,建立健全了贫困人员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同时, 他们筛选中标培训机构,通过委托培训方式,为接受培训的贫困人口和移民提供能实现稳定就业的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刘新民说,2016年,石嘴山市就业创业服务局共举办15期精准扶贫和生态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及创业培训班。在参加培训的731人中,有303人是扶贫建档立卡户的贫困人员。
“现在我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和老家山区比,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被定为精准扶贫户的西吉县移民赵礼斌, 于去年3月参加了由平罗县就业创业服务局和石嘴山市万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专门为移民举办的农艺工培训班。 通过20天理论与实践培训, 过去从未和农艺打过交道的赵礼斌掌握了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田间管理、 病虫害预防等知识。 结业后, 平罗县就业创业服务局将他和其他学员安置在距离家门口不远的华泰农公司上班。
“只要学会了本领又肯干, 我相信我们全家脱贫是早晚的事。” 赵礼斌说。
综合施策 完善帮扶机制
“去年, 我们组织有培训意愿的移民参加包括手工刺绣、 电工、 电焊工、 装载机、 天车工、 家政服务员、 蔬菜园艺工等专业技能培训,并将企业用工信息在移民村的村口张贴。 我们还依托红瑞村、 红翔新村和庙庙湖村的3家劳务中介公司实现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季节性就业精确管理, 建立移民就业动态管理台账。” 平罗县就业创业服务局局长李兴文说, 平罗县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劳务经纪人的奖励办法, 让全县劳务经纪人有组织地输出移民, 就地就近就业。
此外, 石嘴山市就业创业服务部门还建立生态移民创业园, 对移民组织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和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并对入园经营者给予铺面租金优惠, 为经营户免费办理工商税务登记证。
就业创业服务部门还完善 “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精准扶贫小额担保贷款”、 税费减免等帮扶机制, 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互联网+” 提高创业成功率。 同时, 石嘴山市就业创业服务部门还在各工业园区鼓励引导年龄在18至45岁的贫困人员实现稳定就业, 并优先安排年龄在40至60岁的移民实现阶段性、灵活性就业, 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 他们还引导女性移民在家开展手工刺绣, 各帮扶单位还为移民开展家禽家畜养殖提供便利,并组织有就业意愿的移民外出务工。
刘新民说, 今年, 他们要在各移民村开办 “移民之家”, 设立移民培训学校, 提高移民文化水平, 改变移民思想观念。(王少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