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铺票难买,一直是老年人火车出行的痛点。近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等6部门发文,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其中明确:优化完善12306网站、手机客户端等购票功能,优先给老年人安排下铺;各地保留使用现金、刷卡、纸质票证等方式,优化窗口人工服务和志愿服务等。
消息一出,系列措施中“优先给老年人安排下铺”成为最受关注的条目,网友们对此给予一致好评。网友们认为铁路部门此举是为民着想,“人性化”“贴心”成为留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事实上,这并不是铁路部门第一次提出适老化服务举措。数年前,铁路12306就对网络售票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在票量充足的情况下,能自动识别60岁以上的老年旅客并优先安排下铺。此次再次提及“优先给老年人安排下铺”,说明全社会共同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各项适老化服务在提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适老化也随之成为社会面临的新课题。老年人能否享受到无障碍出行服务,无疑是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能否感受到适老的生活环境,老年人能不能享有出行的便利,其要诀在于根据老年群体的需求,社会相关方面能否在服务上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细节改善。
其实,下铺票难买,对老年人而言就是“不适老”矛盾的一种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腿脚已大不如前。若是上铺,爬上爬下不仅吃力,而且容易发生危险。很多时候,买不到下铺的老年人,只能与其他旅客协调交换上下铺,但未必能次次如愿。一张下铺车票,很大程度上是老年人出行的刚需。所以,优先给老年人安排下铺,就是把方便带给有需要的人。
敬老爱老,就该体现在公共服务的细节之中。火车将下铺优先配置给老年旅客,就跟公共交通设立“爱心座位”那样,疏解了现实痛点,真正照顾了弱势群体的需求,展示出社会对老年人抱有的温情和善意,释放出公共服务的人性化温度。而一个社会对老年群体的态度,就是衡量它文明程度的试金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当前,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从细节处敬老爱老是一种善治。从社会到家庭,只有积极应对老龄化,多管齐下加快适老化改造步伐,老年人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舒心地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