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国内资讯
“把资源盘活了,分流安置就轻松些”
时间:2016-11-0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一年前,“80后”黄婷婷还是山西古书院矿水暖科的一名职工。如今,她已是一名熟练的超市导购员,对货架上的商品了如指掌,每天都要统计出每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及时补货、上架……
  建于1958年的古书院矿,是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座矿井,也是全国少有的位于城市中心的煤矿。2003年,古书院矿进入衰老期,资源即将枯竭。依托位于市区的优势,超市成为其转型方向之一。经过十余年发展,煤矿创办的万德福超市,已成为当地第二大超市品牌。
  去年下半年,矿区供暖融入市政系统,水暖科取消。黄婷婷和数十名职工经过培训后,今年被安置到了万德福超市。
  “去年煤炭产量300万吨,今年的计划只有100万吨,预计明年不再生产,人员分流安置迫在眉睫。”古书院矿调研室主任王晋波说。
  “矿上职工最多时近7000人,近年来人员只出不进,对分流员工有20%的工资倾斜。”古书院矿人事劳资部部长郎云涛说,2014年,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就已启动。到今年初,在册职工4900多人,在岗职工4100多人,已减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
  经过两年摸索,郎云涛发现,只要把资源有效盘活,问题就能轻松些。
  一是土地资源。近几年,由于资源枯竭、市场下行,煤矿经营压力加大,工会旗下的职工俱乐部运行艰难。去年,古书院矿依托职工俱乐部成立了一家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俱乐部侧厅成了跆拳道培训教室,过去堆放杂物的仓库也被分割开来,几名学生正在练习拉丁舞。古书院矿工会主席陈晋云说,培训中心目前有140余名老师,文化团原有的26人全部加入,实行公司化运行,婚庆、健身、庆典、艺术培训等业务相继开展。
  此外,2012年建成的晋城晟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盘活了矿区车库6700余平方米的场地,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煤矿专用LED防爆灯具,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
  二是人力资源。“起初认为国有老矿人员多,是企业包袱、社会负担。”郎云涛说,现在他发现,这些国企职工综合素质高、组织纪律性强,过去一窝蜂地涌向煤矿,才导致效率低下。通过分流安置,冗员完全可以变资源。
  “人员分流转岗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古书院矿计划财务部部长赵运阳说,由于产量下降,今年煤炭收入预计2亿元左右。去年万德福超市的营业收入就达2.6亿元,今年还会增加。
  经过十余年的转型分流和近两年的集中安置,古书院矿职工心态悄然生变。去年6月,职工澡堂检修工魏福晋自愿报名到超市工作。刚来时,他碰见熟人不好意思,现在已经是生鲜主管。“过去在矿上吃大锅饭,到这里要自力更生,考核约束很严,不奋斗就没饭吃。”他说。
  王晋波、郎云涛等人表示,当前分流难度大的群体,一是女工,全矿女工1600人,寻找岗位难度较大;二是井下矿工,三座整合矿井投产进度缓慢,除向集团所属矿井转移外,缺乏分流渠道。
  古书院矿团委发起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尽管煤矿的各项改革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仍有近九成职工能够合理调整心理波动,95%以上职工表示接受组织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问到“如果调任到更艰苦的岗位,最想满足什么”时,超过三分之一职工没有选择“薪酬高”“发展空间大”,而是首选了“离家近”。这为矿区转型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地方产业规划、职业培训等提出更多要求。
编辑: 责任编辑: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黄河岸边绿意浓
    黄河岸边绿意浓
    宁夏人物
  •  王玉彬:累点没啥,市民满意就好
  •  朱雪琴:夫妻携手为退休生活添色
  •  高文军:黄河水润泽幸福生活
  •  李吉安:扎根煤海奉献青春
  •  胡玉梅:拾金不昧以诚待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