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国内资讯
船舶工业“十三五”规划或年内出台
时间:2016-11-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多个权威机构获悉,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进入最后评审阶段,年内有望正式发布。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仍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其中包括: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行业集中度不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产业综合技术实力待提升;船舶配套产业发展仍然滞后;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生产效率亟待提高。
  克拉克松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接订单量1503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37%;到9月底,手持订单量11061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的36.4%。我国是造船大国但还不是造船强国,尤其是“双高”船舶(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接单能力不足。
  对此,规划提出,下一步我国船舶工业应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和信息化,绿色发展。具体目标为,到“十三五”末造船产量占全球份额40%以上,力争达到50%;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本土化率达30%以上。
  受航运业持续低迷影响,今年以来,我国造船业工业总产值、企业经济效益双双下滑。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船舶行业94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60亿元,同比下降2.7%;94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0亿元,同比下降4%;利润总额24.2亿元,同比下降26.7%。
  规划还制定了“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包括化解造船产能过剩、推进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鼓励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基础设施和“民参军”;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船厂;加强配套设备自主化建设能力;推进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大对外合作和开发等。
  此外,规划还提出将进一步推进船舶企业的兼并重组,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国内船舶企业做大做强。据知情人士介绍,未来多个部委将联合推出促进船舶企业兼并重组的配套政策,有望在财政和金融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在近期召开的船舶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座谈会上,工信部提出了推进船舶工业未来发展的6项工作:一是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政府引导,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三是将智能制造作为船舶工业管理升级和降本增效的主攻方向;四是全面推进中国船舶制造“品质升级”;五是着力培育一批优强企业,保证优质企业度过“寒冬”;六是要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加大“引进来、走出去”的力度。
  “仅仅在供给侧积极地去产能,对于拉动中国船舶工业走出低谷是不够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加强需求侧的牵引,需要给需求侧企业以大力支持,使他们有动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中船重工总经理孙波介绍,船舶工业未来形势更加严峻,提早应对是当务之急,要集中精力和有限资金扶持优强企业,提升造船集中度,在国家及时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企业也要尽最大努力,不断健身瘦体,苦练内功,在整合重组、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成效,不断提升竞争力。
编辑: 责任编辑: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黄河岸边绿意浓
    黄河岸边绿意浓
    宁夏人物
  •  王玉彬:累点没啥,市民满意就好
  •  朱雪琴:夫妻携手为退休生活添色
  •  高文军:黄河水润泽幸福生活
  •  李吉安:扎根煤海奉献青春
  •  胡玉梅:拾金不昧以诚待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