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两院院士路甬祥在“2016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上表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核心是科技创新,基础是培育和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他认为,制造业以实体经济为主,国家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我国的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路甬祥表示,历史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先进科技文化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基础,是支撑一个国家工业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文化根基,激励创新的制度和文化是科技与制造强国崛起的根本保证。
在路甬祥看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核心是科技创新,基础是培育和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培育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各国工业文化的精髓,适应知识网络时代和全球制造发展的大趋势和新要求。
“培育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要追求国家富强、社会公平,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要践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敬业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要围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坚定自主创新、跨越引领的文化自信和开放理念。”路甬祥说。
据悉,本届论坛以“坚持文化自信 建设制造强国”作为主题,探讨在工业领域坚持文化自信、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名领导、专家与业界领袖,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作了主题发言,研讨新形势下推动工业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工业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面向社会正式启动发布了四项重要活动,包括《工业文化系列丛书》首发仪式、“中国工业大百科”青少年科普纪录片拍摄启动仪式、一带一路中国工业形象传播“六个一”工程启动仪式、中国工业遗产联盟成立仪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