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投资环境指数报告》从按照软环境、市场环境、商务成本环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等维度测算了中国各地投资环境,最终,粤苏鲁浙闽位居前五。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全国投资平均增速,且“剪刀差”呈扩大态势。2016年前11个月,民间投资增速(3.1%)比全国投资增速低5.2个百分点,而去年底则是高于全国投资增速0.1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民间投资放慢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报告指出,从整体情况而言,东部省市自治区普遍投资环境较好,中部和西部次之,东北投资环境最为落后,但是东部地区有很多指标严重滞后,而东北、西部很多指标靠前。本次投资指数排名,北京和上海排名并未靠前,上海仅排在第十一位,未进入前10名。
根据报告,2016年投资环境居全国前十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北京、重庆、河南、四川和湖北。投资环境落后的十个地区中,东北三省占了两席,黑龙江排倒数第一,其余大多位于西部地区。
分指标来看,软环境广东最好,开办企业方便,民营企业投资增速也较快。基础设施上海最为完善,北京次之。
商务成本方面,北京房价收入比居全国最高,上海电价为全国最高。高商务成本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些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社会服务环境方面,北京是全国“首善之区”,其大学毕业生人数占人口比重、医疗服务水平、科技投入强度等均占绝对优势,居全国第一;上海居第二。
但在生态环境方面,经济发达地区普遍较差。山东、江苏、上海、天津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均位列全国倒数前十名,其中北京垫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云南是中国好天气最多的省份,海南PM2.5指数全国最低。
报告建议,中部地区的湖北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住房供应,加快城市群建设,尽快吸引人口流入,借助长江经济带规划发展的东风,快速改善提升社会服务,降低投资成本,实现快速崛起,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方阵行列。
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而言,需要尽快改善投资软环境,国家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更应该加大社会投资,在西部办更多的大学,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同日发布的《21综合发展水平指数2016》报告显示,北京、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五。从综合发展水平看,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和西部地区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