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和青海省日前均召开会议推进本省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工作的发展。记者了解到,各省份已公布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引入民间资本的PPP项目都成为重点。进入2017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各个领域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政策频繁出台,民间投资的进入范围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能源、高科技等行业将成为2017年民间投资进入的重点。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将研究建立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金,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
近期,《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等一批政策相继发布。其中,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开展PPP项目等成为重点内容。例如,鼓励以PPP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支持以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开发区。
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和落实本地的吸引民间投资的政策和项目。2月13日,在广州市市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及会展物流轮候区PPP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基础设施及商业配套项目PPP实施方案,均明确要求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湖北省则将PPP项目落地作为2017年促进民间投资平稳增长的切入点,组织开展“PPP项目落地年”活动,力争全年199个PPP项目实质性落地,总投资3716亿元。
一些专家表示,PPP模式有利于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主体作用,统筹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提高项目运作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而2017年是各项改革办法深入落实的一年,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民间投资准入门槛下降以及竞争环境优化将得到实质性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