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墓地现象背后是供需矛盾突出,这既有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主导,也是“入土为安”的传统习俗所致。多地民政部门建议,应多措并举规范天价墓地乱象,确保逝者体面安葬。
一是加快和扩大公益性墓地建设。记者从合肥市民政局社会事业管理处了解到,目前合肥有8座经营性公墓,8座城市公益性公墓,近200座农村公益性公墓,数量虽多,但墓位依然较为紧缺,包河文化陵园、青龙潭陵园等公益性公墓几乎都已“满额”,亟须扩大供应。
多地民政部门建议,随着已有公益性公墓“满额”,需要尽快开建和扩大公益性公墓的规模,确保墓位充足,实现一个城市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表示,要加大公益性公墓满足刚需,同时降低价格、提升服务。人们能体面而尽量无负担、少负担地安葬亲人,就没有选择奢侈墓、天价墓的必要。
二是对于经营性公墓的奢侈、浪费、价格畸高现象也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墓地和房地产一样,是存在刚需的,因此,奢侈墓、天价墓之风要刹住。”王云飞说,消费品中奢侈品的消费税是很高的,同理,天价墓也可以征收高额的消费税,用这部分税收去发展公墓,从而调节和引导市场需求。
专家表示,对于高税收、天价墓并不敏感的富人群体,也不能占用公共资源无限制地建设高碑大墓,满足这一小部分群体的需求。一方面,政府可以对墓地的规模、标准、占地面积等进行控制,甚至对价格进行“封顶”限制;另一方面,物价等主管部门还应当对待价而沽、哄抬价格的经营者、中介等进行管控、打击,让市场更为规范,价格回归理性。
三是更好推广生态葬,普及“厚生薄葬”观念。合肥市小蜀山陵园销售科科长胡成建议,陵园特别是公益性陵园应该加强引导,在建设规划上提前考虑,突出节地生态导向。此外,可以通过提高生态葬补贴标准,扩大纳入补贴的生态葬形式和范围,引导更多人们直接选择生态葬。
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小蜀山陵园占地170亩的二期公益性公墓即将开工建设,将对选择生态葬的逝者予以全免费。此外,经营性公墓也从今年4月开始实行全市逝者选择不保留骨灰葬式(森林葬)的墓穴费用全免。
四是完善殡葬管理法律法规。多地民政部门反映,我国现行《殡葬管理条例》出台时间早,部分条款与当前殡葬管理实际不相适应,宜予以修改完善。而地方文件则刚性不足、约束力低。
海南省民政部门反映,《海南省殡葬管理办法》作为政府规章,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且规定过于笼统,处罚条款多以“责令改正”“责令恢复原状”等形式表述,处罚力度弱、违法成本低。此外,《海南省公墓管理办法》仅是部门规章,法律约束力相对较弱,殡葬执法难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