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民生焦点
共享头盔能否支撑文明骑行
时间:2021-07-06  来源:银川晚报
  近日,兴庆区举行共享单车文明骑行暨安全头盔投放启动仪式。哈啰单车已经向市区投放单车13000余辆,首批配置头盔3000个,剩余部分会陆续投放,在卫生清洁方面,由工作人员每天检查各自辖区的头盔,并进行消毒工作。头盔材质很轻巧,拿起来比较便捷,头围大小可调节。安全头盔和车把之间设有防盗伸缩绳,可自由伸缩拉长。与此同时,头盔消毒的工作已并入每日常规操作。

  那么,共享头盔能否完成保障市民骑行安全的使命,市民又是否接受这种方式呢?

  观点一
  共享头盔值得期待
  吴戈
  很多人都认为,电动车速度不快,骑电动车不戴头盔问题不大,而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一大问题。我们常说骑电动车就是“肉包铁”,一旦发生意外,驾驶员和乘坐人头部极易受伤。因此,无论从遵守交通法规,还是自身安全的角度,都应该主动佩戴头盔。但很多人都不会为偶尔骑一下的共享单车专门买一顶头盔,在这样的背景下,共享头盔也就成了大家最好的选择之一。
  在市场力量的助推下,共享头盔的未来也很值得我们期待。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这些可借鉴的盈利模式和用户对共享产业的接受度,都给共享头盔打好了基础,再加上市场强大的资本加持,能抵御在培养用户习惯中,各种因素带来的硬件损耗,从而建立自己内在的盈利模式和成长方式。
  当然,要想充分发挥共享头盔的社会效益,“吆喝”是少不了的。试想一下,如果头顶一只酷炫的小黄鸭,或一对可爱的大耳朵,必然会让骑行吸引更多目光,让骑行更有乐趣。独特的创意,再加上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发酵,宣传效果更好。除此之外,还是要制定好相关的管理制度,扎扎实实做好头盔的保管、卫生消毒等工作,只有这样,共享头盔才能走得更远,真正收到实效。
  观点二
  使用者关心的问题 要有个答案
  刘薇
  推动驾乘人员自觉佩戴以护安全,共享电单车配备头盔是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但从目前使用情况看,还称不上乐观。
  首先是数量问题。6月28日的报道中称“市区已有4万辆共享单车,首批投放头盔8000多个”,也就是说,平均每5辆车便有一个头盔。但一周过去了,看不到多少头盔,更别说佩戴者的身影。习惯养成,得先满足“有盔可带”这个基本条件。再进一步说,4万辆车都配齐头盔,企业运营成本不小,能运行多久亦未可知。倘若难以维系而撤出,也就只剩了个“走过场”。
  至于使用者担心的卫生问题,“工作人员每天检查并消毒”之解释怕也很难消除顾虑,这里的安全问题不比防撞击小,大量的人力资金支持、细致长效的安排都是必须的,容不得轻飘飘一句承诺带过。
  同样属于安全隐患的,还有那根连接头盔与车把的“防盗伸缩绳”。湖南省已经出现这个问题,哈啰出行也表示尽快投放新款头盔,用插槽固定,无需线缆连接。
  骑行是否戴头盔,始终都是习惯问题,在推进“一带一盔”安全守护行动工作中,相关企业要正视大家关心的问题,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办好这件实事,佩戴头盔的习惯很快就会养成。
  观点三
  文明需要成本城市需要自信
  皇甫世俊
  无论共享头盔是否能够推广,这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无论是商业模式共担成本的方式,还是通过用户教育完成对于文明成本的支出,本质上讲,这都是城市文明进程中,躲不开逃不掉的成本。今天可能上头盔,明天可能就是其他的东西,只要有利于整体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利于社会治理的优化,这些成本都是有必要的。
  从技术角度上看,骑电动车戴头盔,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我们的争议核心点,往往是方便不方便,合适不合适,实惠不实惠,说到底,这都是成本问题。但如果我们不去直面成本,那么戴头盔的技术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从城市文明的角度上看,城市管理者也好,参与城市管理的各方力量也罢,都应该有解决问题的精神,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能力。共享经济为我们提供了方式,市民文明行为的养成为我们提供了手段,剩下的就需要时间来验证了。
  考虑到资本力量的兜底能力,这种以企业为主体的探索,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背后投射出银川本地营商环境和文明素养高低,我们也应该有信心,力挺企业做更多的尝试,相信市民的文明素养充分达标。而这,恰恰是一座城市的自信所在。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黄河岸边绿意浓
    黄河岸边绿意浓
    宁夏人物
  •  李彪:勇救群众的消防“尖兵”
  •  李会明 不忘初心 逆险前行
  •  张剑:热血铸警魂 惩恶保民安
  •  杨凤鹏:一辈子只干植树造林一件
  •  李波:家人的支持是我的后盾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