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艺术团成立时只有几个人,发展到今天,固定有“绝活”的演员已有几十个人,且音响、灯光、乐器等舞台设备通通齐全。没有衣服,她们买布自己做;没有道具,张凤霞自掏腰包解决,夕阳红艺术团也是越来越有名。
正月里来,金积镇夕阳红艺术团团长张凤霞忙个不停,她和艺术团成员不断地编排、筛选节目,最后选中了《红马鞍》和《庆丰收》等几个节目,准备参加利通区的专场文艺演出。
在这些演员里,最大的已经70多岁,最小的也有40多岁。现年63岁的张凤霞精神矍铄、思想活跃,她说:“夕阳红艺术团不仅愉悦了身心,也促进了大家文化生活的繁荣。”
一群平均年龄60岁的老年人组成的艺术团为何魅力这么大?有观众说了:“这个夕阳红艺术团,来自我们身边,有趣、有看头,还有正能量。”
提起张凤霞,金积镇文化站站长苏跃东竖起大拇指:“她可是个女强人,也是我们当地有名的女能人。”1987年,张凤霞在金积镇供销社做童装加工生意,10年间,凭着不服输的性格,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生性喜欢文艺的张凤霞,扩建了金丰舞厅,舞厅每日人来人往,成为当时金积镇最红火的文化娱乐场所,在金积镇几乎人人知晓。张凤霞闲暇时也与街坊邻居一起跳舞唱歌,还帮着编排舞蹈,组织周围居民在重大节日里表演。2016年,张凤霞将自己的文艺团队注册成立了金积镇夕阳红艺术团,张凤霞不但免费提供影像设备和场地,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免费购入材料为队友们制作服装道具,常年为辖区居民演出,他们表演的节目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直跟着张凤霞多年的丁玉录现在是艺术团的文艺骨干,他说:“这么多年的舞蹈锻炼让我身心愉快。”现年70岁的丁玉录没事就哼哼上两句,他说:“在艺术团心情好,俺还觉得年轻着呢!”
利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宁介绍,近年来,利通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像张凤霞这样的民间艺术团越来越多,利通区发展和组建农民文艺团队、农民文化户等各类民间文艺团队50余支,队员1000余人。利通区鼓励民间团队走入市场,增强文化的“造血功能”,编创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多种形式开展演艺活动,为群众送文艺、送欢乐,丰富了利通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记者 吴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