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敬明在自家的小院种满了各种果蔬。
“入党37年了,当了18年村干部。眼下干不动了还是闲不住,当上了村里的星级文明户,能为乡亲们监督环境卫生,就算是我发挥余热啦!”78岁的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移民魏敬明,一边向记者展示着他家的星级文明户荣誉,一边将记者请进屋中长谈。透过整洁的农家小院和简单的屋内陈设,记者看到了移民们奔赴小康新生活后的文明新风。
老党员出马——监督环境卫生,带头清理巷道
2012年5月19日,魏敬明一家7口从固原市隆德县凤岭乡移民到闽宁镇原隆村。移民之初的艰难,让年轻的儿子和儿媳妇也曾打过退堂鼓。魏敬明不止一次鼓励两口子外出打工,生活这才一天天好过起来。
如今,魏敬明的孙子辈们个个都学业有成,他打心底里高兴。
眼下,魏敬明赋闲在家,主动当起了村里的民事调解委员会主任,还当起了村里的环境卫生监督员。
“以前在老家,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日子过得苦,没人在乎这些面子问题。现在不一样了,日子好过了,屋里屋外环境卫生得注意……”魏敬明每天吃完早饭就搬着小马扎出门了。遛弯的工夫就盯着街坊邻居的门庭巷道开始逐一清查。谁家的垃圾没按规定倒在集中收治点,魏敬明必是不留情面敲门批评。
为这,魏敬明得罪过人,也红过脸,但这丝毫不会动摇他在村民中的威望。
“说他一次不听再说一次,总有听的时候。再见面我也是笑呵呵跟他打招呼,没啥隔夜仇,都是为了大家的生活环境好。”魏敬明笑着告诉记者,逢年过节他还要挨家挨户送对联,再大的隔阂也会被这暖暖的春联化解。
有了这张弛有度的监管方略,魏敬明走过的巷道总是一尘不染、清新雅致。
这两天,原隆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都砌了花池。魏敬明带头翻土整地、种花种菜。看着老魏家带头把自家院里院外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乡亲们也纷纷加入到了整理门庭环境卫生的队伍中来。
监督村里环境卫生、带头整治庭院卫生、调解民事纠纷……这些事儿,老魏都是义务服务,没有一分钱酬劳。他笑着告诉记者:“咱是老党员,得了星级文明户的荣誉,就得对得起党的信任。”
爷爷带孙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常态
儿子儿媳妇在外打工,魏敬明已经习惯了和老伴守着清净的农家小院过日子。2020年8月,魏敬明的生活开始变得不同。大孙子魏新星大学毕业,魏敬明不停地劝他返乡发展。
“咱闽宁镇现在发展得不比城里差,乡村工作以后大有可为……”魏敬明的一番苦口婆心,最终让孙子动了心。这一年,魏新星参加了闽宁镇返乡人才计划的招考,顺利回到原隆村,像年轻时候的魏敬明一样成了一名村干部。
魏新星返乡,让魏敬明心头一热。魏敬明监督村里环境卫生、带头整治庭院卫生,魏新星也紧跟其后也成了主力。魏新星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时常忙到很晚才灰头土脸到家。不经意间,村里的小公园里又多了景观凉亭,村民院子里又多了几盆芬芳的四叶梅。
魏新星说:“看着村里人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心里特别高兴。今天的移民村,真的像爷爷说的一样,不比城里差。”
今年4月起,原隆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整治巷子、清理院子、打扫屋子,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移民致富提升的现实之需。原隆村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598户、文明家庭20户、移风易俗示范户13户,兑现环境卫生“积分制”奖励累计23.55万元。
在像魏敬明一样的先锋模范的带头示范下,原隆村形成了“网格化”监管、“门前三包”等机制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成了常态。魏敬明的环境卫生监督也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老张,你家的门头收拾得真利索,这看上去也亮堂嘛……”
“小马,你家花草养得好,垃圾别乱倒,别坏了这一池子花草!”
……
也是在不经意间,村民们习惯了魏敬明的唠叨。靠着这细致入微的唠叨,大家伙牢牢守着村规民约,让美丽乡村越来越美。 记者 陈玲/文 郎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