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汪淑英
刘斌
面对满是灰尘的街道、清理异味扑鼻的垃圾,这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严寒酷暑、起早贪黑,这是他们的工作状态……他们,就是“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是他们的辛苦工作保证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因为疫情来袭,10月26日环卫工人节,成为了一个不能休息的节日,甚至工作要求比平时更加严苛。为了能够打赢这场战疫,每个人都付出着比平时更多的努力,但是请别忽略了对他们的祝福,让我们走近并轻轻地道一声:节日快乐!
拜立根
扫出城市文明底色
拜立根从事环卫工作已经12年了,看到他吃苦耐劳、做事有条理,时不时有人为他介绍新的工作,可他都婉言谢绝了。“我的父母和妻子都是环卫工人,这一行我为啥不能干。”拜立根的执着令人动容。
拜立根是宁夏环保集团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兴庆分公司清扫七部经理助理,负责玉皇阁街至民族街、解放路至长城路区域的清扫工作。步行街人流量大,街路卫生的二次污染反复性强,工作任务重,自接到班组工作后,他给班组建立新制度,果皮箱、护栏等公共设施必须每天清擦,凌晨4点开始大家就一起清洗街面树胶。
有一次拜立根正在上班时,接到步行街一名店员的求助电话,称不慎将新买的手机遗失在店里垃圾桶,又误当垃圾倒进了垃圾清运车。拜立根在问清丢弃垃圾的时间和地点后,立即通知正在该路段收集垃圾的环卫工人,两人不顾脏乱和恶臭,在垃圾车寻找40多分钟才找到了手机。
拜立根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近年来他获得了“银川市青年岗位能手”“银川市劳动模范”“宁夏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这对他来说,是荣誉更是责任。
拜立根也是城市文明的见证者,“以前前面我们扫,后面就有人扔,这些年大家都很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他笑眯眯地告诉记者,市民意识提高了,文明行为也多了。记者肖梦琪文/图
汪淑英
逆风而行冲锋在前
汪淑英今年52岁,是西夏区一名环卫工人,今年是她从事环卫保洁工作的第18个年头。眼下,她正坚守在防疫一线,带领保洁小组在居民小区里开展消杀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作为一名环卫工人,我一定会做好本职工作,站好这班岗。”汪淑英说道。
2020年,因所负责的区域中有被封控的小区,很多同事思想上有负担,但汪淑英却不畏艰难,以身作则,承担起区域内环境卫生及消杀工作,并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积极主动与其他同事沟通交流。
此次疫情发生后,她再次“逆风而行”,主动申请担任消杀员,带领保洁小组开展消杀防疫工作,对街面中的果皮箱、垃圾桶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加大垃圾桶中垃圾的清理频次,尽量缩短垃圾的停留时间,主动对街面上存在的呕吐物、痰迹、粪便及废弃日用品进行清理,对易沾染、携带病毒的垃圾进行消毒。
“汪淑英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表现突出,任劳任怨。在她的带领下,她所在的工作组攻坚克难,冲锋在前,展现了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美容师的美丽身影。”西夏区环卫中心主任张立中说道。记者李阳阳文/图
张洁
平凡岗位也能创造不凡
张洁是西夏区北京西路流芳园公厕管理员,到过这间公厕的人会发现,这里闻不到一点异味,反而到处是淡淡的檀香味。不仅如此,公厕正前方的一块空地也被张洁利用了起来,种植上各类花草树木来美化周围环境。因为公厕环境卫生好,张洁没少受到周围居民的夸赞。
为何她管理的公厕“与众不同”?同事们给出了答案:张洁是个有心人,做事细心。她采取的“跟踪式”保洁方式,就是公厕干净整洁无异味的关键。“要保持这里没有异味又干净,除了勤快,随时保洁,没有其他办法。作为一名公厕管理员,这也是应该做到的,累一点没关系。”张洁说道。
据了解,张洁2011年成为西夏区一名环卫工人,10年来,她没有请过一天假,每每工作上遇到难题,她总是冲在前、带头干。她先后两次被西夏区评为环卫“先进工作者”。 记者李阳阳文/图
刘斌
守好垃圾清运防疫线
刘斌是西夏区一名垃圾清运驾驶员,近日疫情发生后他再也没回过家,每天只能通过微信视频看看儿子和年迈的父母。“我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作点贡献,守好垃圾清运防疫线。待疫情过后,再来好好陪伴家中父母。”刘斌说。
2020年疫情防控时,刘斌不嫌工作量大、没提任何要求,第一个挺身而出承担起清运封控小区垃圾的任务。今年疫情发生后,他又主动申请这一任务。连日来,刘斌一直奔波在各个小区之间,因为每天都要接触封控小区的垃圾,即便穿了防护服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保护家人,他主动隔离自己,以环卫驿站为家。
平日里,刘斌也是同事们眼里的好榜样。他每天早晨6点上岗,负责自卸车及装载机垃圾清运工作,每天上午、下午各清运3趟。他所负责的社区距离垃圾中转站远、人流量大、垃圾量大、工作强度大,但他从不叫苦喊累。
不仅如此,他在清运每一个垃圾箱时,都把垃圾箱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主动协助中转站操作人员做好垃圾入坑压缩转运工作。记者李阳阳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