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
贺兰山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
“您好,我是贺兰山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在想跟您确认几个问题。”此刻坐在办公桌前打电话的人,正是西夏区贺兰山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治医师陈鑫。在这次疫情防控中,39岁的陈鑫作为该中心的“中生代”主力军,已连续多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用最高的效率做出反馈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陈鑫主要负责三项工作——为上级部门及时推送上报的密切接触和次密切接触人员做流行病学调查,确认他们的行动轨迹、家中人员构成、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为辖区封控小区、楼栋、单元的居家隔离人员建微信群,维护群的日常运行;随时准备为密切接触、次密切接触人员和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
相比起入户为居民核酸检测采样,流调工作看似只需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敲敲键盘,但陈鑫一开口,带着有些沙哑的嗓音就反映出她的不易:“看上去就是打个电话,敲敲键盘的事儿,但只要有新部署,居民有需求,我就要立刻做出反馈。”陈鑫告诉记者,平日里的工作再忙,也都有下班的时候,但疫情防控时期,随时都会有任务来,有居民来求助,每到这时,她必须放下手头的事情,用最高的效率做出反馈。
“每天不停说话,时间长了口干舌燥的,我随身装着润喉片,有空含一片,效果还挺好的。”陈鑫笑着说。
女儿是她最大的牵挂
和许多医务工作者一样,因为疫情防控,陈鑫和同事们一起住在附近的宾馆里,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难免挂念起自己的家人,而对于陈鑫来说,女儿就是她最大的牵挂。
父母在吴忠已被隔离,丈夫在山东烟台从事医务工作,公婆都在山东,平日里,只有陈鑫一个人带着女儿在银川生活,生活本就不易。而当疫情来临时,为了保护更多人,她不得不选择“忽略”女儿,让她一个人在家生活。
“她已经12岁了,2020年疫情防控的时候,我也忙得不能回家,她也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却不想这次就在我住进宾馆的第二天,女儿生病了,我也只能抽空把女儿送到一位老友那里安置。女儿很懂事,去年我不回家,她写了一封信来,表面是埋怨,内里却有藏不住的关心和自豪。”陈鑫说,今年女儿变得更加懂事了。
陈鑫的女儿是一名初一学生,在她的眼里,妈妈又是什么样的呢?一通忙里偷闲的视频电话,似乎可以告诉我们答案。在视频电话中,陈鑫的女儿略显腼腆,但一说到妈妈的工作,神情里就有掩饰不住的自豪。“妈妈做的工作,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
“在阿姨家要懂礼貌,每天的作业要认真做,也要把自己照顾好。”短短几分钟的视频电话里,陈鑫用絮絮叨叨的“啰嗦”诉说着对女儿的担忧和愧疚,看着屏幕那边的女儿乖巧地答应着,她似乎也放下心来,匆匆挂断电话后,又有新的任务来了,她再一次拿起座机,拨通号码,开始了一个又一个流调工作。记者 吴璇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