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室外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大武口区星海镇隆惠村村民王国芳家中温度却达到25摄氏度,室内暖意融融。“过去一立冬就开始张罗着买煤,既占地方还不卫生,每天屋子里到处都是灰。整个冬天就围着炉子转,既怕火灭又怕密封不好发生中毒。自从安装清洁取暖设备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说起村里的新型取暖项目,王国芳很是满意。
入冬以来,清洁取暖一头连着蓝天白云,一头连着老百姓冷暖。今年,大武口区通过实施农村地区“光伏+清洁取暖”项目,对农村无集中供热区域1600余户村民进行“光伏+清洁取暖”改造,让村民告别了往日“取暖做饭在一起、煤烟熏得流鼻涕”的生活方式。
大武口区发展和改革局先后共争取中央、自治区“光伏+清洁取暖”项目补贴资金2470万元用于清洁取暖改造。改造以户为单位,对安装清洁取暖设备和光伏的村民进行补贴。改造完成后,原来用于取暖的燃煤设备全部淘汰。
室外虽寒意渐浓,室内却温暖如春。坐在温暖的房间里,跟孩子看着电视,隆惠村村民张喜学感到无比幸福。“以前烧煤取暖屋内温度最多十五六摄氏度,而空气源热泵取暖却能让屋内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而且操作简单,只要按一下按钮即可,特别方便。”张喜学高兴地说。
“盼了好多年,今年村里终于实施了‘煤改电’,好多难题都一下子解决了。”大武口区星海镇副镇长杨月皎表示,星海镇已有138户农村居民采用了电采暖,有效降低了供暖成本,改善了供暖条件和居住环境,让他们暖身又暖心。
除了购买安装设备有补贴,村民采暖用电执行“错峰电价”政策,每日8时至22时,每度电价为0.5元;22时至次日8时,每度电价为0.25元。目前,大武口区“光伏+清洁取暖”项目已签订合同238户,完成改造安装133户。
下一步,大武口区将通过租赁村民屋顶、光伏余电补偿等形式,因地制宜推广“光伏+清洁取暖”,打造绿色低碳的清洁供暖体系,在保障村民过上“绿色暖冬”的同时,探索村民稳定增收新途径。记者李薇藏伟实习生黄佩佩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