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当受骗
主要原因是老人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
其实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
只要与子女商量一下
骗局大多会被识破
表面养老,实为骗局
77岁的李少珍与82岁的黄福成因不想给远在外地打拼的女儿们添麻烦,就筹划着给自己找个靠谱的养老院。
经人介绍,李少珍得知某地有一家安逸老年公寓。两位老人留下电话号码后,工作人员殷勤上门,带着他俩去项目地实地考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人看到项目后都心动了。
此老年公寓号称预订养老服务不仅可以获得租住权、住宿费打折,还能享受预存档位越高、折扣越高的福利,而且这些钱不仅可以享受远超银行定期的利息,一年合同到期后,还能把本息取回。
两位老人瞬间被这个看似优质的项目和诱人的投资回报吸引了,当即与养老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预定养老服务合同”,办理了“居住权证”,并分别支付了十几万元的养老服务费。2020年8月,当李少珍与老伴满心期待地想把之前缴纳的养老服务费取回来时,却发现当初那些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已经“人间蒸发”,之前留下的联系方式也已全部失联。
随着“银发时代”的到
涉及老人的生意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
一些标榜高额回报的养老投资项目
也成为老人受骗的“重灾区”
让不少老年人辛苦积攒的养老金
血本无归
养老诈骗,常见类型
案件频发,谨防诈骗
面对银发市场的花样骗局
呼吁广大老年人和家属
提高警惕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自觉远离非法集资
防止利益受损
1、不要贪图便宜
2、提高法治意识:
3、端正保健理念
4、树立安全思维
5、警惕上门推销
6、保持警戒心理
7、提高反诈意识
来源:综合整理包头市青山区法院、青岛金融安全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