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远离非法集资 > 新闻
警惕非法集资诈骗 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时间:2022-07-15  来源:宁夏财经网
  近年来,我国非法集资诈骗犯罪案件呈现持续频发多发态势,且涉案金额大,社会影响恶劣,给社会公众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较大冲击。因此,如何防范非法集资诈骗,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显得至关重要。
  非法集资诈骗常见手法:
  非法集资诈骗涉及领域广泛、类型多样,包括投资理财、网络贷款、股权众筹、养老服务、消费返利、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等。但无论不法分子如何巧借名目,其采用的手段和主要集资流程往往遵循一定的规律,即基本遵循“画饼—造势—吸金—跑路”的作案步骤。首先,“画饼”构建宏伟蓝图;其次,大肆宣传增加可信度;再次,短期返利、分红让投资者深信不疑;最后,找准时机卷钱跑路。
  非法集资诈骗典型骗局:
  假借养老型诈骗。首先,不法分子通过免费礼物吸引老年人听讲座、参加各种活动洗脑,引起老年人的“养老危机”,然后通过亲情关怀进一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最后以高息回报、生活自理、不给子女添负担等理由诱骗老年人投资,从而实施非法集资诈骗。
  假冒银行型诈骗。不法分子利用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对外宣称非法机构已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或备案拥有银行执照,假冒民营银行发售原始股、吸收存款。
  境外投资型诈骗。不法分子假冒或虚构境外知名公司、网站,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等旗号,诱骗群众大规模投资,待时机成熟便关闭网站,携款潜逃。
  实体投资型诈骗。以实体餐饮店、健身房、理发店等为载体,向公众兜售门店会员卡、储值卡等,并承诺给予投资者会员待遇甚至分红回报,一段时间后,以资金链断裂等各种理由闭店停业。
  “P2P”投资型诈骗。不法分子通过设立网络借贷平台,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投资项目或招标信息吸收公众资金,后突然关闭网站销声匿迹。
  温馨提示: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要冷静思考、多方确认,广泛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做到“拖延一晚”再决定。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碧波轻舟人游画中
    碧波轻舟人游画中
    这些牧草功不可没
    这些牧草功不可没
    宁夏人物
  •  寇启芳带领宁夏滩羊种业走向全国
  •  巡护员张万东:用脚步丈量对长城
  •  马立军:“这两年要让通城村变个
  •  俞惠明:用坚守和创新酿造最好的葡
  •  沈富裕:巧解富民村"富裕"密码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