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金融+”力促企业快速发展 > 媒体聚焦
“金融活水”浇灌“脱贫之花”
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助力宁夏脱贫攻坚战
时间:2021-06-30  来源:宁夏财经网
  2020年,是宁夏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11月26日,随着西吉县宣布退出全国贫困村之列,标志着宁夏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全国整体脱贫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自脱贫攻坚战集结号吹响以来,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农商行”)精准发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确定的脱贫富民战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先后创新开展了金融精准扶贫“54321”工程,通过建立金融扶贫组织体系、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环境、支持产业带动扶贫、实施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等一系列产品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促进金融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成效。
  2015年以来,黄河农商行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98.01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44.02万户次,贷款发放总额和户数分别占全区金融机构投放总额的68.70%和69.07%,成为宁夏金融扶贫的“标兵”。
  追根溯源 撬贫困之“根”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宁夏主动出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通过金融扶贫、保险扶贫、政策扶贫等方式,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力量。
  黄河农商行是全区营业网点最多、分布最广的金融机构,也成为宁夏脱贫攻坚战的“先锋队”。
  “宁夏有九个贫困县(区),坚守农村阵地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撬动宁夏贫困之根,从根本上解决贫穷。”
  如何挖掘贫困之根?
  黄河农商行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想点子、谋出路,挖出“穷根子”,精准寻找“良方子”。
  2011年底,黄河农商行与自治区扶贫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千村信贷·互助资金”金融创新扶贫工程。加入互助社的贫困农户可在互助资金借款额度的基础上获得系统各机构发放的放大至5倍的贷款额度,并享受优惠利率。积极搭建贷款绿色通道,全面实施“阳光信贷”,为贫困农户开通快速受理、快速调查、快速发放的“绿色通道”。
  2014年底,黄河农商行与自治区扶贫办又联合启动“金扶工程·千村信贷”,继续扩大信贷资金与扶贫资金的结合点,围绕市场需要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引导能人创业展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自此,黄河农商行正式拉开了金融扶贫的大幕。
 
  “我第一年贷到了8万元,后来想扩大规模养殖,就去盐池农商行,说了情况之后,立马给我批了15万元。”家住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村民张国定一边给羊添饲料,一边笑着说。五年前他家一贫如洗,如今的他已经成为养殖数百只优质绒山羊,是村里响当当的致富能手。
  2015年,黄河农商行按照“支农服务的主力银行、县域经济的主流银行、风险可控的良好银行”的战略部署,坚持回归本源、坚守农村阵地,经营转型顺利推进,先后投入资金2.24亿元,建设便民金融服务点2345个,服务范围覆盖全区199个乡(镇)2132个行政村,极大地方便了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盲区和空白。
  “做好金融扶贫工作,信用建设是前提,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是基础,黄河农商行携手各县市机构及政府,成立乡村两级信用小组,包村客户深入村组,采集贫困户信息,建立农户家庭基本信息档案。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信用工程’、诚信教育、普及扶贫政策等,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黄河农商行始终以积极的姿态,勇担重任,不断夯实金融扶贫基础,扛起了农村脱贫的“大旗”。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站在金融扶贫的最前沿,系统上下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以农村阵地为突破口,撬动了贫困之根,为宁夏全面实现小康夯实了基础。
  多措并举 铺脱贫之路
  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为了用足用活扶贫政策,黄河农商行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灵活便捷的优势,优先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信贷。
  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在宁夏盐池县举办“北方省区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培训班”。黄河农商行指导盐池联社(改制前)以“金扶工程·千村信贷”为基础,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631”评级授信标准,创新了“信用+产业+金融”的“盐池经验”。
 
  “没想到这么顺利,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我们的日子有盼头了。”盐池县惠安堡大坝村的刘仲昌从最开始可以贷8万元到后来可以续贷15万,他决心要把遍地“黄花”变成“金花”。
  “盐池模式”破解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门槛高、评级难、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额度小、期限短”的七个全国性难题,开创了扶贫小额信贷发展新纪元,入选《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扶贫扶志故事选》一书,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
  开船趁涨潮,行动看时机。为进一步缩小贫困占比,黄河农商行针对贫困群众贷款缺抵押物、担保人的问题,根据金融扶贫合作协议,率先对有致富意愿、有劳动能力、有种养殖项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信贷扶持政策,降低“门槛”,让多数怀揣脱贫梦想的贫困群众有了盼头、看到希望。
  “老婆在家养牛,我和娃们在村里和周边打工,年收入能到14万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住利通区扁担沟镇双吉沟村的马俊林,是1998年从甘肃庆阳环县洪德乡移民过来的。2016年,听说吴忠农商行下乡宣传扶贫政策,一心想改善生活的他与其他贫困户到吴忠农商行扁担沟支行咨询,没想到两年期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三天就到账了。这笔贷款也成为他养牛脱贫的开始。2018年,他又贷了10万元,扩大了养殖规模,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在“精准扶贫”这一造福百姓的惠民大河中,黄河农商行是一滴从未掉队的“甘泉”。
  “贷款政策好,不然日子可咋办?”家住原州区张易镇大店村的老马年逾60,条件艰苦,想养几只羊提高收入,但是苦于没有抵押物,也没人愿意给他担保。固原农商行了解情况后,向他提供5万元贷款,让他发展养殖业。如今的老马收入稳定,养殖规模也逐年扩大。
  从“续贷款”到“降门槛”、从南部山区到北部移民搬迁,黄河农商行举全系统之力,实现了精准扶贫,铺就了一条脱贫“坦途”。
  倚地创新 栽致富之“花”
  深耕脱贫攻坚领域多年,黄河农商行不断深入最贫困地区,深度调研、考察,“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特色扶贫产品,先后推出黄河富农贷、移民贷、金扶贷、黄河e贷、兴农e贷、农地贷、农房贷等互为补充的“扶贫小额信贷超市”,对评级达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特殊政策贷款,解决他们无物抵押、无人担保、融资成本承受能力弱的问题,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从彭阳移民过来的时候啥也没有,听说有个‘移民贷’,可以贷款养羊,也是想试一试。”吴忠市红寺堡区红阳村村民马晓成,通过“移民贷”第一次就贷到了5万元贷款,圈起羊圈发展产业,第一年收入就达到7万元,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红火,还开起了凉皮店。
  金融扶贫靠产业,产业脱贫倚创新。在金融扶贫路上,系统各机构“各显神通”,采取“龙头企业+订单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将金融扶贫工作推向新阶段。
  “年龄大了,出不了远门,就在家门口打打工,前几年还入了合作社,每年都有分红,日子好得很。”同心县韦州镇马庄村村民杨连贵快奔70了,以前辛辛苦苦种一年地,到头来也没多少收成。自从进了合作社,日子渐渐好起来了,每月还有2000块钱的工资可以领。
  为实现贫困人口稳步脱贫,2018年5月,同心农商行积极对接马庄村两委班子,创新推出“农商行+党支部+村集体资金+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扶贫发展新模式,合作社通过集中买牛、集中管理、共同饲养、统一销售、共同监督的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上足弹药”。
  家住原州区张易镇田堡村三组的建档立卡户宋宝祥,一辈子“土里刨食”,在工地上劳作,从没想过能搭上“金融”。2017年回乡后,他用信用做“抵押”,向固原农商行申请贷款种植马铃薯,将马铃薯卖给与固原农商行有合作协议的固原汉兵淀粉有限公司。“一公斤比市场价高一角,按亩产2000公斤算,十亩就能多挣2000元,我今年又扩种了20亩,加上家里的两头牛,一年收入3万元,明年我还想再扩大规模。”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宋宝祥喜笑颜开,离他盖新房买小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五年来,“张易模式”促成企业签订购销协议3000余份,受益建档立卡户2500余户,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500余万元,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2020年,黄河农商行在推出金融扶贫“盐池模式”“固原经验”“同心特色”“张易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整村授信”工程,积极打造普惠金融的宁夏升级版,通过普惠建档、评级,对农户30万元以内的小额信用贷款应贷尽贷,共向全区52.2万农户授信465.9亿元,彻底解决了农户融资难问题。
  “没按手印,没写一个字就贷上款了!”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国礼,拿着到账的5万元“黄河农e贷”向周边村民“炫耀”。2020年,马国礼在平罗农商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贷款,不仅激励了马国礼对自我信用度的恪守,也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无抵押、无担保,这得益于黄河农商行“整村授信”工作的开展。
  截至2020年末,黄河农商行系统各项存款1369.98亿元,是全区唯一一家存款突破千亿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77.7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615.24亿元,占各项贷款52.24%,贷款总量、增量均居全区同业首位。
  近年来,黄河农商行金融扶贫工作得到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唯一一家金融机构在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盐池模式”被联合国推广到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隆德农商行“文化旅游系列贷”模式成功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固原农商行“张易模式”获评“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从“千村信贷”到“盐池模式”“张易模式”,从“金扶贷”到“移民贷”再到“黄河农e贷”,从农户脱贫到产业扶贫,黄河农商行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如今,全区脱贫攻坚虽已旗开得胜,但是黄河农商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脚步不会停歇。黄河农商行将坚持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为抓手,走出一条资金扶持、创新推进、服务突破 “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子。下一步,黄河农商行继续创新提升服务,为宁夏乡村振兴与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注入金融“活水”,有力推动重点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区支农服务主力军、地方金融排头兵和普惠金融践行者。(宁夏财经网 周梅)

 

编辑:郭梦瑶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各大景区全面进行开园准备工
  •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计划投资4000
  •  1—10月宁夏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增
  •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
  •  科技创新助推枸杞产业发展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几”字弯:候鸟成群伴流凌
    黄河“几”字弯:候鸟成群伴流凌
    秋色洒满黄河岸
    秋色洒满黄河岸
    宁夏人物
  •  赵金霞:每年有三分之二时间“泡
  •  火仲舫:笔耕不辍,书写炽热情怀
  •  马玉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玉富:桑榆未晚,为热爱而奋斗
  •  马希伟:夕阳正好,因奉献而绚烂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