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对接自治区九大重点特色产业主管部门,为我区优质企业和区外金融机构搭建融资桥梁。提出2021年全区金融系统将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出台个性化的金融支持九大特色产业意见,建立九大产业信贷投放统计制度,依托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支持我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01
宁夏银行“金融之手”
擦亮宁夏“紫色名片”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走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酒庄。
(记者 张瑛 摄)
一杯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盛放着独属于某一年份的热切心意。为这份产业持续升温,金融温度周全相护。截至2020年11月末,宁夏银行向区内葡萄酒产业客户信贷投放7.15亿元,在全区金融机构葡萄酒产业信贷投放余额中占比接近30%。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公认的最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将葡萄酒产业作为我区九大特色重点产业之一,在政策制定、基地建设、龙头引进、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努力走出一条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扎根宁夏本土的地方商业银行,宁夏银行秉承“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服务宗旨,多措并举加大对葡萄酒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为助推我区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为葡萄酒产业专门设立“金融服务主办机构”,确保专业、高效。宁夏银行将西夏区怀远东路支行作为宁夏银行葡萄酒产业金融服务主办机构,由该支行负责协调相关主管部门,统一受理葡萄酒行业的融资申请,安排专人提供融资业务办理,为葡萄酒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贺兰山东麓,酒庄星罗棋布,每个酒庄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此,宁夏银行通过分类施策,运用产业链思维,精准支持产业发展。
一些新建酒庄,初期资金投入量大,且投入时间长。针对这样的特点,宁夏银行积极通过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大力支持酒庄建设,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及项目贷款4.93亿元,支持如贺兰神酒庄、西鸽酒庄、观兰酒庄、葡萄酒交易博览中心等区内知名酿酒企业。
对于形成一定资产规模、拥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葡萄酒企业,宁夏银行则根据其资金缺口及用款周期,提供1年至3年期限不等的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满足其多样化的信贷需求。
对于葡萄酒产业客户前期投入大、可供担保的抵押物不足等情况,该行通过林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予以融资支持,以林权抵押方式向酿酒企业发放贷款7540万元。
不止于此。通过银政联动合作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宁夏银行积极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开展业务合作,已与旗下全资子公司宁夏金葡萄担保有限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宁夏金葡萄担保基金的条件,针对规模小、经营正常的葡萄酒企业提供授信支持,扩大葡萄酒行业授信企业的覆盖面。目前,双方合作已累计向葡萄酒企业投放信贷资金达1.54亿元。
“以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为立足点,以葡萄酒产业布局和‘十四五’规划为方向,聚焦产业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强化金融服务与责任使命担当,助力增色宁夏的‘紫色名片’。”宁夏银行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张慈丽)
02
中国银行宁夏分行:
产融结合为宁夏奶业注入活力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奶产业高速发展离不开“产融结合”模式探索。(记者 张瑛 摄)
在如今宁夏奶产业版图上,以银川市和吴忠市为核心、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为两翼的奶产业带逐渐形成;建成了兴庆区月牙湖等6个2万头以上的养殖基地。
宁夏已成为公认的“黄金奶源带”之一,积极打造优质奶产业千亿级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区奶牛存栏58.06万头,新增存栏量是前9年增量的总和;人均鲜奶占有量265.3公斤,居全国第一位;生鲜乳产量236万吨,主要质量指标达到欧盟标准。
奶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金融业与奶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奶业属于重资产、资金密集型行业,且产业链较长,涵盖饲草饲料、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冷链仓储、终端销售等多环节——每个环节背后,都离不开金融支持。
中国银行宁夏分行加大对宁夏奶产业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促进奶产业转型升级,破解融资痛点。
原奶企业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早在2013年,该行创新推出“原奶供应贷”产品,以乳业核心企业供应原奶的奶牛养殖合作社为主要客户群,以核心企业的奶款应收账款作质押,利率执行小微企业优惠利率,并根据企业现金流情况,实行分期还款,减轻企业还款压力。
7年前,宁夏第一家享受“原奶供应贷”的企业,从家庭养殖起步,已发展为拥有6个大型现代化牧场的养殖集团。7年间,该行陆续为该企业发放“原奶供应贷”贷款17笔,累计金额1.28亿元。截至目前,“原奶供应贷”累计向全区160余户原奶供应企业和合作社发放贷款40亿余元,间接带动上万人从事农牧产业。
近年来,宁夏奶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快速提升。中国银行宁夏分行对蒙牛、伊利、夏进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大扶持,优化产业链上下游金融服务。同时,奶企及上下游企业和奶农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遇到融资瓶颈。针对奶产业产业链长的特点,该行探索“产融结合”模式,聚焦全产业链条为奶企提供信贷支持:对牧草种植环节,匹配灵活多样的中短期融资产品;对牧场建设环节,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对奶牛养殖环节,探索奶牛活体抵押贷款创新模式;对乳品加工环节,聚焦核心乳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同时,兼顾注重风险防控,确保金融服务安全落地。
下一步,该行将与目标客户进行活体奶牛数据对接,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探索和验证畜牧活体资产抵押的可行性,继续实施金融精准服务奶产业,持续增加信贷支持,助力宁夏奶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 时明霞 毛雪皎)
03
农行宁夏分行:
“贷”动产业链 “融”出新天地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金融服务精准支持滩羊产业。
刚过元旦,盐池县花马池镇沟沿村四季旺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春节后;六盘山下,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萧关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肉牛订单也即将“爆单”。对两家合作社负责人冯进和马克明来说,尽管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剧增的订单量还是让他们有点措手不及。
曾经,靠着一辆旧摩托车在河北贩羊皮讨生活的冯进,在农业银行的扶持下,放弃“外漂”生活回乡创业。从3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到430万元的专业合作社贷款,如今已经成了村里鼎鼎大名的“大羊倌”——不但自己富了,还带动周边25户建档立卡户靠养羊脱贫增收。
马克明靠跑运输、包工程、贩树苗,在城里有房有产,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曾经是人人羡慕的“小老板”。2012年,浓烈的乡愁情怀将马克明从城里“招”回杨岭村,创办了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创业之初,由于资金短缺,合作社一度举步维艰。关键之时,农业银行泾源县支行伸出援手。经实地考察,泾源县支行为他贷款70万元,后来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信贷资金追加到150万元。如今,合作社已发展壮大到占地20亩,牛棚11座,育肥牛近千头。昔日的“小老板”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大牛倌”。
近年来,农业银行宁夏分行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贫困群众脱贫意愿等,坚持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发展思路,助力盐池滩羊、固原黄牛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形成规模养殖效应。为解决养殖户抵押、担保难题,该行创新试水“活体抵押登记+保险”“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担保+专业合作社+保证金”等贷款模式,解决养殖户贷款难、担保难、准入难的问题。截至2020年11月末,该行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286亿元,支持带动产业链上5万余人实现脱贫。
为顺应互联网发展新模式,满足广大农户“短、频、快”的融资需求,该行还创新推出了“滩羊e贷”“肉牛e贷”“枸杞e贷”等18个“惠农e贷”特色子产品,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惠农e贷”41.5亿元。
农行宁夏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下一步该行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链融资需求,针对产业链上下游种养殖户、贩运大户、订单农业户、深加工户等金融需求,创新服务模式,量身打造服务方案,助推我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大羊倌”“大牛倌”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记者 张瑛 文/图)
04
农发行宁夏分行:
“枸杞贷”续上资金 稳住信心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在刘国民的企业里,
清洗后的枸杞鲜果即将进入干燥机。
(资料图片)
对于陷入困境中的企业来说,及时的贷款不仅是资金,更是信心。潜心种植有机枸杞8年,刘国民终于从容地享受到收获的喜悦。2020年12月30日,刘国民告诉记者,通过“枸杞贷”模式,农发行宁夏分行共授信支持公司1450万元,保障了鲜果采收顺利进行,促进了生产经营活动。
清水河是宁夏境内最长的黄河支流,携带丰富的矿物质,以“苦涩”闻名,庄稼不能直接灌溉,但流经之地皆为厚土,若与黄河水调配润泽,便是有机枸杞的福地。2012年,刘国民在清水河畔的同心县河西镇菊花台村、旱天岭村开辟了万亩枸杞园,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精准扶贫枸杞产业园。
平整土地、铺管引水、修剪除草,精心呵护每一棵杞苗。为了种出枸杞,刘国民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家底。2019年,枸杞进入盛果期,然而似红宝石般嵌满枝头的头茬枸杞,却成了刘国民心头甜蜜的负担——短短2个月的采摘季,用工量就要4000人,采摘费达到1500万元左右。钱从哪儿来?
向银行贷款?已经没有什么可抵押的。打白条?想都别想。采摘工人大都来自菊花台村、旱天岭村,这是同心县“十二五”生态移民村,村里七成人口1年的生计拴在枸杞地的流转费和枸杞地的务工费上。万般无奈之下,刘国民只好选择贱卖枸杞鲜果来支付采摘费,1公斤不到10元,足足少卖了1000万元。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搅动全球,为所有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菊花台枸杞庄园是一台大型的就业“播种机”,若活力不足,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种植规模缩水,就业上不去,老百姓的收入就上不去。
此时,农发行宁夏分行举全行之力、集各方之智帮企业摆脱困境,打开脱贫增收的“金钥匙”,第一时间成立了攻坚队,先后多次调研枸杞产业发展状况,与企业深入沟通交流,最终为其量身打造了“枸杞贷”融资模式。抵押物就是企业当年自产的枸杞干果,通过动产浮动抵押方式,设置第三方监管、公证、交易三重“防火墙”,实现抵押物封闭运行,“最具包容力且最为便利”的担保优势得以发挥:企业的“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解决了,直接带动当地5917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同时金融机构也管住了风险、守住了底线。
2020年7月17日,菊花台枸杞庄园枸杞种植有限公司提交贷款申请,一周后,首笔500万元贷款投放。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该行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又为菊花台枸杞庄园优质枸杞当起了销售“媒人”,帮助菊花台优质枸杞畅通销路。
近3年,农发行宁夏分行已累计投放枸杞产业贷款3.2亿元,贷款年均增幅53%,覆盖区内46家中小微企业及合作社,支持企业种植枸杞3万余亩,自产及收购枸杞干果4500余吨,为支持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记者 裴云云)
05
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
助宁夏风电行业乘“风”而上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坚持政策性职能定位,贯彻落实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实施绿色信贷工程,积极助力宁夏回族自治区新能源风电行业发展。
截至2020年12月末,该行在宁夏重点支持了盐池马斯特、盐池哈纳斯两个风电龙头企业的6个风电项目,累计完成信贷投放19.4亿元。目前,项目所处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企业具备较高的风电运营经验,风电设备技术水平较为先进,市场认可度较好,项目建设顺利,生产经营良好。以上风电项目的实施,对宁夏改善能源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效益。
该行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准入标准,将企业经营管理实力、机器设备质量、配套电网建设到位、区域电网调峰能力充足等条件作为授信进入的前提条件,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同时,该行抢抓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立足资源禀赋,深度挖掘新能源风电项目,坚持优中选优,制定发展规划,细化落实配套措施,实施绿色信贷工程。(记者 时明霞 来源 宁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