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治区最大的滩羊良种繁育基地,今年为了优化滩羊新品系的培育,我们在科学饲养上下功夫,种植桑葚、甜高粱和玉米1500余亩,借助胡麻饼、豆油、豆粕和预混料等精饲料,让滩羊‘膳食结构合理有营养更健康’。”8月5日,从218亩甜高粱饲草租赁地返回滩羊良种繁育基地的全国劳动模范、红寺堡区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寇启芳告诉记者,基地具备先进独特的分子设计、基因编辑、胚胎移植、显微注射、营养调控等技术优势,公司主营产品优秀种羊销售目前已占据宁夏市场份额的50%,跻身全国滩羊新品系培育新技术“第一方阵”。
滩羊产业是宁夏确定的九大重点产业之一,但长期以来,其生长慢、单羔、尾大、角长制约着养殖积极性和市场占有率。为培育滩羊新品系,2003年至今,寇启芳从盐池县、同心县和灵武市上万只滩羊中选取亲本多胎品系108只双胎羊,作为母本进行科研实验。寇启芳先后承担、开展了自治区重大育种项目“滩羊裘肉兼用新品系选育”“基因编辑培育滩羊新品系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大理石花纹滩羊肉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滩羊裘皮遗传机理研究”“舍饲滩羊营养需要研究”“滩羊多胎性研究”等10多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初步成果。该公司联合11个县(市、区)畜牧中心建立了“保(种)、繁(育)、供(种)、用(种)”自成体系的良种繁育和节本增效科技服务网络,每年向社会提供3500只以上特、一级种公羊,4000只以上优秀基础母羊,近几年累计改良羊只达到145万多只。
高产优良品种,是推动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寇启芳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团队利用滩羊本品种培育的“一胎多羔”新品系,繁殖率由103%提高到166%,新品系核心种群已达到1500多只。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的滩羊“裘肉兼用”新品系,羔羊初生、6月龄和育成羊平均体重平均达到4.5公斤、46公斤和97公斤以上,比本品种平均提高了35%以上,具备了肉用羊生长发育特点的同时,繁殖率由103%提高到156%。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的新品系核心群已达到2100多只。
寇启芳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已在红寺堡区精心打造集滩羊产业科技创新、智慧化生产、生态智慧化治理、特色农业文化休旅、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智慧型滩羊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内容分为红寺堡区滩羊生态智慧园区大数据云平台、红寺堡区10万只滩羊智慧养殖基地、红寺堡区5000亩智慧优质高效饲草(料)生产基地、10万亩柠条平茬复壮饲草基地、10万吨柠条全混合(TMR)颗粒饲料加工厂和红寺堡区城东智慧休闲农业特色小镇6个子项目。园区建成后,采用“龙头企业+园区+养殖户”运作模式,直接带动千户以上分散养殖户出村入园,养殖规模达到10万只以上。通过智慧化管理,直联直通万户(个)以上养殖户(家庭牧场、合作社),示范带动养殖规模百万只以上,产值10亿元以上。
同心县滩羊养殖户马占海介绍,保种供种是确保滩羊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红寺堡区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通过科研实验,实现宁夏滩羊的“四变一不变”。即:滩羊裘皮特有的九道弯羊毛不变;实现长得快、多胎、尾巴变小和公羊无角的“四变”。经过5年多的反复实验,目前,滩羊这一宁夏优势产业稳定实现长得快、多胎目标。尾巴变小的关键基因目前也已经找到,公羊无角这一难题取得进展。
寇启芳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团队培育“一胎多羔”新品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