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是宁夏自治区水利惠民的一号工程,受益人口113万人,圆了缺水地区群众世世代代的盼水梦。工程投入使用后,运营、管理、维护工作更繁杂、更艰巨。
近五年来,该工程的作用发挥得如何?水投集团作为项目法人单位,是怎样做好工作的?
陈有银梦想成真
2017年9月16日,是陈有银永生难忘的一天,他和他的乡亲们的生活,从这天起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这天,陈有银所在的西吉县震湖乡蒙集村不像平日里那样喧闹和忙碌,显得分外寂静,这是因为,村里得到了通知,他们盼望已久的自来水今天要通水了,大家都在家里水龙头前守候着来水的那一刻。
陈有银一家五口,老两口和三个孩子,一大早就在水龙头跟前眼巴巴地等待着,到了正午时分,管子里开始有了声响,先是嘶嘶地冒气,然后开始缓缓地流水了,一开始水有些浑浊,后来就越来越清澈,陈有银接了一杯水尝尝,甘甜的味道让他知道这不是梦,真的喝到了自家的自来水了,他悲喜交加,不由得回忆起过去缺水的日子……
陈有银今年54岁,祖祖辈辈生活在蒙集村,这是一个很像《山海情》里涌泉村的小山村,不幸的是,和涌泉村一样,并没有泉。陈有银的一生,充满了缺水、盼水的记忆。
蒙集村有100多户人,都靠离村5里外的一眼水塘取水,说是水塘,实际上就是山体渗水形成的一个水坑,水量很小且不稳定,去的迟了就没水了。所以,村民们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伴着星光来到水塘挑水,他们排着长队向前挪动,不时的看着水塘,生怕水塘没水了,当天就要过没有水的日子。
“去得迟了就没水了,轮到我了就蹲在水塘边上,拿水舀子一下一下舀水,有时候舀上来的水是泥乎乎的,不出水的时候就眼巴巴地等着,一两个小时才能渗出来水……”陈有银说。
在陈有银的记忆中,他很小就给家里挑水了,5里远的挑水路就是他的童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爬坡过坎,山路蜿蜒,改变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水桶由小桶变成大桶。
挑回来的水澄清了才能喝,总是有一股子泥腥味。水塘没有保障,陈有银家打了一口水窖,把雨水雪水收集起来作为补充,但遇到干旱年份,水窖往往也是干的。
缺水的现实形成了人们的用水习惯和生活状态,洗脸最多用一碗水,洗完了脸洗菜,洗菜剩下的饮牛,每一滴水都很珍贵,都要用到极致。至于洗澡,那是一种想都不敢想的奢望。陈有银坦言,在有自来水之前,50岁的他没有洗过一次澡,就是在娶亲那天也没有。
像陈有银这样的用水困难户,在宁夏南部山区并不是个例,也不只是蒙集村一个村子这样缺水。收集雨水、雪水,长途跋涉、人担驴驮沟水是山区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蒙集村只是宁夏中南部山区缺水的一个缩影。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理解,水对陈有银和他的乡亲们是多么的珍贵,也就能够理解他们对通上自来水的喜悦。
2016年,通过实施宁夏中南部城乡人饮安全工程,一百多万人半个世纪的梦想实现了。老百姓终于吃上了干净、放心、有保障的自来水。千百年来人挑驴驮吃窖水的日子永不复返了;《山海情》中描写的为了两口水窖就把女儿水花胡乱许配给人的悲剧永远不会重演了。
责任落在宁夏水投人的肩上
陈有银他们不再为用水发愁了,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到这个小山村的,最多也就知道是西吉县北山水厂供的水。
蒙集村距离西吉县北山水厂44公里,北山水厂距离中庄水库72公里,中庄水库距离水源地龙潭水库82公里。也就是说,陈有银和他的乡亲们喝的每一滴水,都是从200公里之外长途输送而来。这200公里的输水距离,如果是平原地区也还好办,但从泾源县龙潭水库开始,经过原州区、西吉县的广袤地区,一路上可谓千沟万壑、崇山峻岭。
宁夏中南部城乡人饮安全工程,这个被成为“一号民生工程”的建设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工程静态投资40亿元,数千建设大军奋战5年建成;
工程包括3座水库、7座截引工程、7座水厂、35座泵站、92座调蓄水池在内的5000座水工建筑物;
输水管线总长5700公里,相当于18个银川到固原的距离,
输水管道最大的直径达2米,最长的输水隧道有10公里;
工程年引水3980万方,解决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海原县4县(区)44个乡镇、603个行政村、113.53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宁夏水投集团是中南部城乡人饮安全工程项目法人单位,2016年10月通水后,水投集团继而成为工程的管理、运营、维护主体,后又分别与原州区、西吉县、海原县人民政府签订农村供水一体化协议,对原州区、西吉县、海原县的51个乡(镇)、602个行政村、22万余户、86万多人进行供水。
如果说,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难度前所未有,那么,把这样一个点多面广、地形复杂的供水系统管理好、运营好、维护好的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为百万群众做好供水服务的千斤重担落在了水投集团的肩上。水投人开始了他们新的征程,他们会给宁夏人民,尤其是给西海固的父老乡亲们交上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
把百万农民群众放在心上
2020年,卢俊杰成为六盘山水务公司西吉分公司兴坪水务工作站站长,他的服务对象是震湖乡、兴坪乡和平峰镇3个乡镇的51个行政村,11000户,4万多农民群众,陈有银所在的蒙集村就在他的服务区域之内。卢俊杰与站上2名同事和20个协管员共同负责供水服务。专职、兼职的都算上,23个人负责1万多户的供水服务,每人平均要负责近500户,完成设备巡查、故障排除、水费收缴等各项工作,这在地广人稀的山区乡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卢俊杰他们难得休息,也难得在站上待着,手机响个不停,接了电话就急匆匆地去处理。
卢俊杰的家离水务工作站不远,但忙得顾不上,春节后还没有再回去呢。卢俊杰说:“自己的家就在兴坪乡,村里过去缺水的情况比蒙集村还严重,从小吃够了缺水的苦头,现在成为水务职工,为乡亲们管水、供水,一定要尽心尽力。虽然很辛苦,但只要群众满意了就觉得很值。”去年,群众对兴坪水务工作站服务的满意度是百分之百。
六盘山水务公司在原州区和西吉县一共有18个水务工作站,400多人组成的服务团队秉承水投精神,“肩上有责任、胸中有担当、脚下有泥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保证用水的通畅和便捷,使中南部城乡人饮安全工程效应得以发挥。
宁夏水投集团工作人员艰苦努力、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多不胜数:
去年11月,因山体滑坡,西吉县沙沟乡叶河村地段的800米管道被冲到沟底,这是水厂通往西吉县各乡镇的主管道,故障会造成全县停水,后果十分严重。六盘山水务公司调度中心接到消息,第一时间安排接通备用蓄水池,保证居民临时用水。同时,紧急组织了20多人的抢险救援队,出动3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把滑坡的山体重新填土固定,再把管道接通。由于这里地形复杂,山体土质疏松,抢修工作难度很大。施工人员冒着严寒,加班加点昼夜不休全力抢修24小时,在第二天中午就实现通水,保证了西吉县40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
2021年春节前,原州区官厅镇乔洼村管道断裂,造成乔洼村638户2500多人突然停水,六盘山水务公司调度中心接到消息后,立即组织抢水救援小组进行抢修。由于输水管道需要穿越一条国道,救援小组实施了一项顶管工程,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实现管道穿越公路,工程虽然花费了13万元,但可靠地解决了乔洼村的供水问题。村民陈孝儒说:“当时情况着急得很,一看停水了我就生怕我养的羊和牛喝不上水,水务站大冷的天给我们把水通上,我们从心里感谢他们。”
宁夏中南部地区在冬季天寒地冻,使得管道维修十分困难,挖冻土层接水管是常有的事。去年冬天遭遇“5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西吉县有一处主管道冻住不能通水,维修人员在两公里的可能范围里,每隔100米挖开土层查找冻点。零下20多度的低温,地面冻得像石头一样,洋镐砸下去只是一个白点,挖开一米多的冻土层十分艰巨。但是大家丝毫没有退缩,抱柴烤地、喷火加热,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冻点,排除了故障。维修公司经理赵鹏钰全程参与了此次抢险工程,他说:“我们的同事小腿以下都一直泡在泥水里,把人冻得打哆嗦,从水里上来裤子都冻得硬邦邦的,但当时情况比较严峻,没人有一句怨言,都把心思放在给老百姓通水的事情上。”
王志甘是六盘山水务公司管网公司经理,他参与过的抢修不计其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去年疫情防控期间,老百姓都集中在家,用水量激增,用水事故频发,所有维修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大家在宿舍搭起炉灶解决吃饭问题。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刚把面条下到锅里就接到维修通知,关了火就赶赴现场处理。王志甘介绍:“我们的维修队永远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水通了,老百姓的生活正常了,我们才能安心吃饭。”
2020年,六盘山水务公司共受理“96669”热线9932个,派单处理2278起,热线解释处理7654起,处理率100%,回复率100%,回访用户满意率100%。这是六盘山全体员工苦干实干的结果,也是他们肩负责任,润泽民生的“水投精神”的体现。
“不但要使群众用上水,还要让群众喝上好水。”六盘山水务公司对原水、管网水、末梢水进行全程监测。实行出水水质三级检测制,水厂进行常规9项指标日检,公司检测中心定期抽检,地方监管机构定期监测,水质达标率100%。近三年来,每年两次送国家水质监测网站检测106项指标全部达标,在住建部联合督查过程中被专家赞誉为“最放心的水”。
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并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六盘山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在降低供水成本上下功夫。2020年实现单方水成本2.15元/吨,较预算成本值2.34元/吨,目标值2.27元/吨,分别下降0.19元、0.12元。
奉献未有穷期
在继续做好供水业务的同时,宁夏水投集团深入推进水务一体化,着力开拓工程、环保、科技等业务领域。
2020年4月28日,宁夏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开工,这是自治区破解区域用水难题、实施脱贫富民战略的有力举措。清水河工程供水范围涉及原州区、海原县、红寺堡区、同心县等6个县(区)。项目建成后,和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相辅相成,对有效破解中南部地区缺水瓶颈,进一步解决清水河流域城乡居民生活、规模化养殖和工业发展用水问题,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维护清水河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020年11月,以宁夏水投集团为建设法人的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顺利通水,完善了固原地区供水网,与宁夏中南部饮水工程相贯通,形成南调泾河水、北引黄河水双水源,可以有效解决27万亩川台地的高效灌溉和固原工业用水及城市应急供水问题,对破解固原市水资源短缺难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项工程将在2021年全面完工,投入使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宁夏水投集团将在新的起点上厚积薄发、继往开来,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未来,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指导实践,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推进工作,开拓集团发展壮大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