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日银川首轮全民核酸检测,现在社区缺人手,有没有自愿去当志愿者协助社区做核酸检测的员工?”
“我要去”
“我报名”
“我也去”
......
10月22日,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工局)的工作群里热闹了起来,党群部通知发出后,近百条回复刷爆工作群。为保证其他工作正常推进,宁工局筛选13名志愿者前往公司所在新华街宝庆社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他们的出现,让新华街宝庆社区的核酸检测更有秩序,也让宝庆社区居民倍感温暖。
请党放心 抗疫有我
“我承诺,我是一名党员,自愿加入疫情防控一线,服从组织安排,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勇挑重担,疫情不消灭,坚决不撤退。”
10月22日下午,来自宁工局的党员志愿者们在承诺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他们在心里暗自发誓:请党放心,抗疫有我。
穿好红马甲,他们开始行动了。摆桌子、放椅子、拉距离警戒线、张贴二维码......
“一个一个来,别着急,保持距离......”晚上十点,核酸检测已经开始了,刚帮着接完照明设施的武业军又来到信息登记点帮着登记居民信息,屁股还没坐稳就先忙着提醒大家保持距离,引来居民的夸赞。
23日早上,负责维护秩序的郭宏民和张朝峰一边维序,一边帮助还没有下载“我的宁夏”APP的老年人扫码、填写信息,每到一位老年人面前都悉心询问,手把手帮助填写信息。
27日一大早,天空飘起了阵阵细雨,正在雨中积极帮着搭设帐篷的张朝峰边拂去脸上的雨水,边向身边的同伴们交代着细节注意事项:“第四道的警戒线有些低了,你们去找两个锥形桶来拉高一点儿;那位老人没有打雨伞,快去给送一把过去;有身体不便的人员要帮着他们走应急通道……”
“因为单位还有许多防疫工作要做,所以只能用白天抽出的一点儿时间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身为单位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人的张朝峰因为不能长时间值守在现场,觉得内疚。
另一边,孟斐正在边穿马甲边提醒大家:保持距离,不要着急。就在刚刚,他把打完吊针的女儿交给了妻子,自己第一时间赶到核酸检测点,帮着一起维持秩序。
“能做的虽然不多,但是我们也希望能为抗疫做一点事情,哪怕是维持秩序,因为我们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面。”已经连续三天在社区做志愿者扶着腰的张莉,尽管累到腰都不敢弯,但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
两轮核酸检测,宁工局的党员们率先奋战“疫线”,那是党员们该有的样子。
他(她)们是拥有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是预备党员、是入党积极分子;
他(她)们有同样的使命和责任:为人民服务;
他(她)们有同样的信念:坚守疫线 共克时艰。
青年给力 “疫”线有我
布置会场、登记信息、维持秩序、通知居民......
23日早上,已经通宵做了一整夜信息登记的张禹匆匆忙忙上完厕所回来,继续开始登记,他希望他的速度再快一点,让大家早点回家,避免长时间等待和接触。
“坐一天没事,那些一站一整晚的警察和社区工作者更辛苦,他们都没办法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作为一名年轻的团干部和党员发展对象,张禹一直想办法帮助他们干掉更多的活儿,让一直站着、来回走的工作人员休息一下。
24日下午,做完志愿者的张禹返回工作岗位,在他看来,志愿者和工作并不冲突,努力一点点,都能赶得上。
“阿姨,这边也能排队,不耽误。”和张禹一样奋战在“疫线”的青年职工吴军嗓子已经有些沙哑了,两轮核酸检测中,他一直在负责维持秩序,跑腿送物。
“年轻人嘛,多跑跑没什么坏处,嗓子哑了,腿没坏啊。”吴军憨笑,在他看来,现在什么都不及抗疫重要。
另一边的周君和郑士翔正在忙着给等待检测的居民们耐心解释“黄码”的相关情况,消除大家的顾虑。
“来公司的时间不长,也是第一次做志愿者,这里的志愿者、执勤民警大多和我一样大,他们的坚持、坚韧让我觉得自己要做的还很多。”此时的周君和郑士翔既是志愿者、也是一名“学生”。
两轮核酸检测,宁工局的年轻人们没有拖后腿,他们连续奋战帮助做登记、核对数据、维持秩序,不仅为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带来了强大的支撑力量,也让所有人看到了来自宁工局的青年力量。
他们是家里人眼中的孩子、是单位领导同事眼中的后辈,也是社会的青年力量;
他们有同样的特点:朝气、阳光、勇敢!
他们有同样的目标:社会需要时我在、疫情防控时有我!
疫情还没有褪去,宁工局的党员先锋和青年力量也正在日益壮大,他们正以“水利铁军”的精神和气势向疫情宣战:疫情不消灭、坚决不撤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