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周一,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以下简称建设中心)会议室外泼水成冰,室内热火朝天。银川都市圈中线供水工程项目组的干部职工正在热烈讨论上一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这是自项目组建立以来,举办的第14场学习会,也是建设中心打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学习型项目组常态化学习场景......
以学固本 勇担重任
位于银川东部月牙湖乡的银川都市圈中线供水工程自2020年11月26日开工以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整体工程进展顺利。
作为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标志性工程,银川都市圈中线供水工程将有效地提高河东灌区供水保障率,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和效益,支撑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巩固当地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建设中心作为法人单位,项目组自成立以来,以打造高端品质团队、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助力建设中心发展为目标,立足解决项目复杂形势,提升管理能力为根本,扎实推进“学习型项目组”创建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学习平台、做实学习内容、强化思想引领等措施,提升专业知识,增强素质本领,开拓思维视野,培养工程管理意识。
项目组开学习会议
以学固本,勇担重任。项目组深度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和管理难度,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断成长,通过学习水利工程规程规范、水利部稽查清单等,以规范和清单抓建设管理,以规范锤炼学习态度,做到分工细化,责任到人,难点合作,效率提高,为项目进度筑牢坚实的专业保障,为有效统筹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提供科学遵循依据。
“项目组以周联络会为依托,通过组员汇报工作进展,协商解决工作难题,让大家及时提出工程管理的想法和目标,通过交流和分享,做到各项工作有跟踪、有响应、有结果。”作为项目组长,建设中心副主任齐敦哲希望他们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小组成员交流发言
学习是企业生命之根,发展之本。“以前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工地上,很少有机会再去巩固专业知识,现在每周一早上都有机会听大家讲专业知识,分享经验,不仅夯实了专业,还有机会学习一些新的管理经验。”对于经常参与工程现场管理的郭峰来说,这不失为一个以学固本的好机会。
坚持用功者,成;不断积功者,胜。项目组通过不断学习成长,逐渐历练成为了一支精诚团结、有勇有谋的“水利管理精兵”。
以学增智 培养全才
成为新型水利人才是个人实现转型升级、增强综合实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措施,也是顺应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刚刚跨入人力资源强基“提升年”的建设中心以银川都市圈中线供水安全项目组周联络会为依托,继续深化改革,为人力资源强基管理机制的完善踏上了关键一步。
小组成员认真学习
该组以建设中心在人才建设领域抢先领跑、持续发力为强大支撑,通过加强管理培训、深度结合实践,不断提高项目组成员对银川都市圈中线供水工程的核心技术能力,并在项目组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令者孤。唯有好之、学之、思之、践之、恒之,方能有所精进、有所收获。项目组坚持以“带着问题去,带着目的去,带着学习态度去”为基本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人人当讲师”,分秒必争学知识,紧锣密鼓强能力,以创新为导向,以兴趣为老师,以实践为目的,通过学习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学深悟透做实,注重将科学理论学习和工程、管理实践有效结合,为工程建设增“智”添“力”。
“因为接触到管理的时间不长,所以这次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每次学习完都会有两个小时的讨论时间,讨论的过程中前辈们会分享他们的管理经验,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把这些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自我提升。”在项目中负责自动化管理及相关资料准备的杜立普对每周一次的学习已经从最开始的“坐等”到现在的“期盼”,她说,想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加强对综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这是项目组的学习目标,也是建设中心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措施。
以师带徒 共踏征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中,项目组始终坚守“以知识为纽带,以师徒为关系 ”的学习氛围,营造了轻松的工作环境和良性的竞争氛围。在工作中,大家既是以心相交、相倚为强的合作伙伴,又是取长补短、互相成长的比争对手,彼此争辉,共创共享。
“其实每次学习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可以直接通过‘师父们’的分享,去学习他们实践总结的内容,直划重点,我们把他们的经验固化下来,将学习效率最大化。”同样负责自动化的邹璇对于“师带徒”,她尤为开心。
勠力同心,众擎易举。尽管项目组的成员大多比较年轻,但是好学、善用的态度和干练、有想法的做事风格让这个团队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每次学习会都很热闹,这帮年轻人很有想法,尤其是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的管理理念有更为独特的理解,未来有他们,相信建设中心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对于年轻人,“师父们”评价颇高。
如今的项目组通过不断的磨合,已经变成了乐于分享,善于作为,互帮互助、共同提升的学习型小组。他们通过高效学习,互相协作,你追我赶的方式成为建设中心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学习巩固专业,专业提升能力,能力促进发展。人才不仅是锦上添花的“软实力”,也是单位扶摇腾飞的“硬支撑”。
银川都市圈中线供水工程施工现场
强大的人才储备是建设中心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建设中心领导班子深谙这一理念。通过“学习型项目组”的建立,加快了建设中心人力资源培训和强化管理的步伐,也使中心的干部职工在思想水平和工作效率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未来,建设中心将继续厚植学习文化基因,发扬“肯学、能学、认真学”的品质,用流程复制“优智”人才,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为建设中心“提升年”打好“关键仗”,为打造高质量民心工程、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