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充电暖手宝成为很多大人和小孩的避寒神器。然而,由于是新兴产品,没有国家及行业产品标准,市场和网络上销售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获悉,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健康安全,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按照“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风险监控要求,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网络舆论和消费者投诉,针对充电暖手宝开展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现予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谨慎消费、安全使用。
选购建议
选购时不应只注重产品外观,应仔细查看商品标识,挑选有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并检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以及附件是否齐全。
选购时应检查产品的生产日期,确认是否是近期生产,超过两年以上的尽量不要购买。
对于这类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产品,还应注意查看“额定容量”。
在购买产品时应有维权意识,及时索要发票,确保自己的消费权益不受侵害。
使用建议
避免过长时间连续使用。虽然发热片发热温度和电芯的工作温度有一定差距,但其内部是一个封闭空间,长时间持续高温,内部的温度会逐步上升,加上电芯放电,自身也会少量发热,时间久了容易超出限定温度,出现危险。建议使用三十分钟后关闭,待温度降低后再继续使用。
避免振动摔打。虽然暖手宝在生产时都会在产品内部加以固定,使得内部元器件和电池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不同厂家制造的产品,质量千差万别,为了避免外壳破裂或者内部电池固定不牢,在使用时尽量避免产品振动摔打,以防发生短路。
发现异常发热要立即停止使用。暖手宝工作温度会在人体能够触碰的温度范围内,一般保持在40-60℃,但在使用中一旦出现异常发热,很可能是内部出现短路或者电池即将热失控,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应立即关闭,停止使用并远离产品。
使用时要远离易燃物。特别是夜间,使用时最好远离棉被、大衣等易燃物。因暖手宝持续发热,加上棉被、大衣等的蓄热保温功能,内部热量散不出去,会使电池工作温度骤然上升,对电池正常工作带来很大风险,极易引发电池起火爆炸,所以暖手宝在充放电时最好远离易燃物,取暖时也不要长时间捂在被子或衣服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