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5日至19日为小寒节气,小寒正值“三九”前后,这个节气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古语有云:“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这样寒冷的天,如果能吃点暖胃的食物,真是再好不过了。今天正好是腊八,不如来碗腊八粥吧。小寒遇见腊八,这样搭配才温暖。
越冷 越期盼
已进入小寒节气,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到了。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过了小寒,就是大寒,然后过完年,就该立春了。一年,过得真是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这个时节,越冷人们反而越期盼,期盼着能有一场雪,染白了天地间,期待着能在滑雪场自由驰骋。
“这几天孩子们放假,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滑雪,热闹得很。”银川人彭小峰是滑雪爱好者,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每周他都会去滑雪,小寒节气后,他发现来的人明显多了。同样热闹的,还有在黄河冰钓的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冰洞里,若是有鱼上钩,立刻会引来周围一阵欢呼。时不时,会有一些留在银川过冬的鸟儿突然飞过,转而,消失在远处的芦苇荡中……
冬便是如此吧,大雁已开始返乡,喜鹊还在枝头闹着,万物都在孕育着无尽的力量。待到春天时,便会有一番生机蓬勃的景象。
小寒里的农谚
关于小寒时节的农谚,流传颇多。对此,宁夏大学农学院副教授蒋全熊说,比如,“小寒寒,惊蛰暖”,意思是说,如果小寒天气寒冷的话,到了惊蛰节气,天气就会变暖和了,不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还有“小寒不寒,清明泥潭”,意思是说,如果小寒天气不寒冷的话,到了清明时节,雨水就会比较多。“清明节前后,正是小麦疯长的时候,如果雨水过多,是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的。”再比如,“小寒暖,立春雪”,意思是说如果小寒天气暖和的话,那到了立春时节,天就会下雪。“按道理说,立春就预示着春天来了,天气应该变暖了,但是立春还下雪的话,就是倒春寒天气,倒春寒对地里的庄稼来说也是不利的。”
通过以上农谚可以看出,小寒节气当天是冷是暖对以后的天气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腊八粥配上腊八蒜
“今天是腊八,一定要喝一碗腊八粥,这样天气再冷也不怕了!”家住枫林湾小区的常女士说,小时候她家住西夏区西轴厂家属院,从记事起,年年过腊八这天,家家都有喝粥的习俗。“腊八粥在我们家是用红小豆、大米、小米、黍米、绿豆、高粱米、豇豆、红枣等共八种材料煮成的。”常女士说,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多用粟米、大枣、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感觉整个冬天都不会冷了。“再就上腊八蒜,美得很!”
对此,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訸介绍说,腊八蒜原来叫“腊八算”,算账的算。过去买卖人家是很看重腊八节的,竟比过大年隆重。“腊八蒜”还要比谁家的蒜不辣不冲,变脆变绿变香蓉,醋不酸,变甜变蜜变汁儿。这是因为商人们奉行的是“收不能太冲,支不能太散”“正而不冲,和而不酸”的生意法则,于是就把辣蒜和酸醋泡在一起,就叫“腊八算”。 记者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