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丰巷里,老厂房的砖墙和新楼。
改造后的川丰巷。
说起银川这十年的变化,不得不提老街巷、背街小巷的改造和打通工程。今天我们所说的川丰巷,就是于2018年7月改造完成的一条老旧小巷。这条短短几百米长的小巷子,看似不起眼,却有着丰富的人文故事。
川丰巷的记忆
川丰巷位于金凤区满城街与福州街之间,北起点相接于北京路,南端止于银啤巷。10月11日,记者来到这里,从北京路向南,就拐进了川丰巷。眼前的小巷,与城市一般小巷并无明显不同,街两边依旧是店铺、居民楼,不过再向前走100多米后,就不同了。
川丰巷的西侧,是崭新的云顶小区,小区里几栋二十多层的居民楼,像高大的卫士,站在小巷边上;小巷的东侧,是一处新开工建设的工地,巷子里的人说,这里是今年刚开始建设的,去年,这里还有座两层破旧小楼,楼下有一间屋子,一位老师傅在这里开了一间自行车修理店。许多居民都提到那座已经被拆掉的老二层小楼,他们说,那栋小楼,以及它所在的区域,记录了一段让他们难忘的时光。
今年68岁的张明在这一带住了几十年,他对那座小二楼印象很深。张明说,那座破旧的二层小楼,是上世纪80年代银川市纺织厂的礼堂,此时正在建设中的工地,就是银川市纺织厂旧址。当初建厂的时候,他和几位同事负责征地工作,他记得这一片多是农田,如今对面的云顶小区,昔日也是一大片湖泊,水波荡漾,芦苇青青。
“而当时压根就没有川丰巷,周围也没啥巷子,各条巷子都是随着建厂慢慢形成的。”张明说,银川市纺织厂建成后,也就有了川丰巷,但当时的川丰巷呈“L”型,不是笔直向南的。后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巷子打通后,这才有了今天的川丰巷。
昔日的闪光岁月
如今在川丰巷的中段,巷子东侧依然有一些老旧房屋,再往南,昔日还有一座村落,村子搬走后,如今还留有一些昔日的痕迹。
张明每次走过川丰巷,看着眼前的一些老房子,他都会记得昔日的岁月。今年72岁的李华是老纺织厂的员工,他记得当初厂子繁荣时期,这里生产的尼伦、布料,被大卡车一车一车往外运的情景。上世纪80年代,这座厂子效益特别好,他们的工作,也让许多人羡慕。
“那座被拆掉的小二楼,当年就是厂里的大礼堂。”李华说,每次开大会时,就在礼堂举行,那里举行过大会,也举办过文艺汇演,因为文艺生活匮乏,那座礼堂在当年许多爱好文艺的人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能在那里参加演出,是很自豪的。“当时厂里的文艺汇演,真的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李华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支援西北建设,一批批有志青年从祖国各地来到宁夏,他们厂里也是如此。这些人的到来,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所以每次文艺汇演,有唱地方戏曲的,有表演小品的,有唱歌跳舞的等等。如今去川丰巷各个小区走一圈,会听到各种口音,这些市民,就是当年从祖国各地前来银川,最终留下来的人们。
后来随着经济转型,市场变化,银川市纺织厂最终在历史浪潮中永远沉默。李华说,如今的川丰巷里,还住着许多昔日的老同事,他们闲了拉家常,还会说起那段闪光岁月。
一条“新巷子”
说到最近几年,这条小巷的变化,李华说,最明显的,是4年前,川丰巷的改造工程。
在李华的记忆中,川丰巷经历了从土路变成炉渣路,再到柏油路的三个阶段,但是很多年的变化中,巷子南端一百多米的巷子,一直以来都是土路,坑坑洼洼,出行极为不便,一到下雨天,根本就走不了。
2018年7月,这段泥泞难行的小路,被列入当年实施的小街巷改造工程之中,仅仅几个月时间,这段路就改造完成。如今看看眼前的川丰巷,道砖整整齐齐,柏油路干净平坦,再也不见昔日的小土路,附近居民开玩笑说,现在闭着眼走路也不怕摔跟头。有一位买菜回来的市民说,以前川丰巷这半截道路,基本是一个坑连着一个坑,下大雨时,家长就得背着孩子过,不小心的话,还可能摔跟头。现在就放心太多了。
川丰巷中段,是一些繁华的商铺,美容店、超市、花店、服装店等一应俱全。47岁的张晓霞在街边开着一家美容店,“之所以选址在这,就是看中了这边的几个新建小区,这里地段好,人也多,美容店生意比较好。”
昔日银川市纺织厂的大礼堂,如今已经被拆除,它的旧址上,将建起新的楼房,李华说,对他们而言,川丰巷里的老建筑、老场景,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会是全新的高楼,崭新的街巷。“不过,过去的那些回忆,我们在这条巷子里的一点一滴,会永远刻在我们的脑子里。”李华说,那些美好的时光,他永远不会忘记。 记者刘旭卓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