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追梦人
时间:2019-06-03  来源:银川日报
  5月3日至5日,素有葡萄酒界“奥斯卡”之称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举行,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国际评委对9150款葡萄酒进行了严苛的评比,贺兰神和米擒酒庄揽回两个大金奖。
  这样的荣誉背后,是我市近年来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高端化引领、规模化种植、系列化生产、标准化酿造、品牌化经营的发展思路,聚优做强了“葡萄酒+”的复合业态,让更多酒庄有信心和能力在银川、在贺兰山下酿出世界级的好酒。
  初夏时节的银川,阳光有些灼热,在贺兰山东麓,成片的葡萄正在生长。63岁的陈德启站在葡萄架前,小心地掐掉多余的叶片。再次巡视这片戈壁上的葡萄园,他觉得离自己12年前的那个设想又近了一些。4000多个日夜的期待与付出,正演变成藤上累累的果实和酒窖里醇厚的琼浆。“今年,酒庄的葡萄酒销售额预计会超过2亿元。”说话的时候,陈德启脸上难掩收获的喜悦。
  从陈德启的贺兰神酒庄向西再走几公里,110国道上有一处不起眼的下坡,一条小路一直通往米擒酒庄的酒窖。52岁的梁百吉从大桶里接了一杯酿制中的葡萄酒,闻了闻,又尝了尝。“这酒需要呼吸了,得倒一下罐。”
  这样两个异乡人,在他们工作的时候,却都显出一种积极的活力,他们的梦,生长于这片戈壁滩上的葡萄架,又随着一瓶瓶醇香的红酒,走向世界。
  葡萄酒人的葡萄酒梦想
  2007年,福建人陈德启来到宁夏,本想涉足房地产行业,没想到,贺兰山下的戈壁滩留住了他的脚步。
  “我只用了15分钟,就决定承包下这10万亩戈壁滩。”说起自己当初的决定,陈德启坚信这一步走对了。“好酒是‘种’出来的,这片戈壁真的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的土壤,40%是碎石,60%是沙土,土壤中矿物质丰富、通透性好。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海拔适宜,降雨量偏少,各种种植酿酒葡萄的指标都优于法国波尔多地区。”陈德启骄傲地说:“我是第一个在这里种葡萄、建酒庄的,现在,贺兰山东麓遍布大大小小的酒庄,宁夏产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销量都在翻倍增长。”
  说起今天的成绩,容易!回想起最初在这里开垦的样子,却并没有那么轻松。“你看,当时这里真的一棵树都没有。”陈德启指着展示牌上的图片告诉记者,“风沙大,要想种出葡萄,就得先造林。”为此,他按一定面积将土地划分成小块,四周种上了白杨树。慢慢地,这里显出绿色,显出生气。现在,贺兰神酒庄拥有贺兰山下最大的连片葡萄园。
  为什么选择种葡萄?从房地产业转行到葡萄酒产业,这在一般人看来,跨度不是一般大。“以前我会品酒,但不会酿酒,但我看好这里。”于是,陈德启脱下西装革履,换上布鞋草帽,请来法国专业团队,一头扎进土地,跟着专家学习培苗、酿造技术。“世界各地的葡萄酒也喝过不少,贺兰山东麓能酿出真正的好酒。”2011年,陈德启第一次品尝到自己酒庄酿造的葡萄酒后,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十几年来,陈德启苦心钻研,灌溉、培育、修剪、采收、酿造,成为葡萄酒行业的半个专家。如今,贺兰神酒庄年产量500万瓶,他带着自家的葡萄酒征战各大国际葡萄酒大赛,30多张获奖证书,便是他最得意的“战果”。
  不善言辞的山西人梁百吉同样用“埋头苦干”的精神,帮助米擒酒庄拿下10余个大奖。观色、闻香、品味,随着气候、温度的不同,调整酿造工艺,作为酒庄的首席酿酒师,他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但他说,这个工作不无聊。“在酿酒过程里,葡萄酒发生的微妙变化就像孕育一个生命,我们就像‘保姆’,要细心把每一瓶酒都做到最好。”梁百吉说,获奖只是增加了知名度,关键要做出好酒,要让自己酿的酒在消费者嘴里产生“火花”。
  政策助推葡萄酒广结硕果
  沿着贺兰山东麓的景观公路一路行驶,一个个酒庄指示牌从眼前掠过,显示出在这片土地上葡萄酒产业的勃勃生机。在如林的酒庄指示牌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有许多新生酒庄。截至2018年底,银川市建成投产酒庄(企业)54个,年葡萄酒产量约6000万瓶,占全区葡萄酒产量50%。
  为何酒庄都选择建立在贺兰山东麓,除了独特的风土条件,我市作为推行葡萄酒产业的实践派,政府推动、政策支持等后天发力,也是让决策者留下的重要原因。
  “2015年我们开始建设酒庄,建设过程中,政府为酒庄配套实施了以色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完成并实现了全园滴灌系统铺设,同时,给予20万元的建设补贴,还有相应的葡萄种植补贴。”美贺庄园副总经理奚强说。
  近年来,我市对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机械设备改进研发成效显著的科研院所或酒庄(企业),按科技研发项目给予后补助;设立产业突出贡献奖,对推动产区建设和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各个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从市人才专项资金中给予奖励。
  同时,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每年还举办葡萄产业专业技术人员专题培训班,先后申报了“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人才基地建设项目”“葡萄酒行业人才团队引进项目”“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人才引育项目”及“银川市葡萄酒产业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扶持酒庄人才引进。通过建设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培育实用性创新人才,促进葡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国家级葡萄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平台。
  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有葡萄酒专业教师30多名,通过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留学、访学、引进专家授课、院企合作、实践实训等方式,培养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应用型人才,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智力支撑。同时,我市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展葡萄酒市场,“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各种葡萄酒展示展览、营销推介。
  葡萄酒发展未来可期
  2018年,举办“一带一路”(宁夏·银川)国际葡萄酒大赛——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等各种活动,世界各地的专家及葡萄酒爱好者对这里的葡萄酒发出惊叹。
  2019年4月9日至13日,2019“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系列交流活动”登陆香港。推介会上,宁夏代表团向香港来宾推介了宁夏招商引资重点产业及葡萄酒产业,举办了专题座谈会,梳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风土优势和进入香港地区销售的细节内容就两地互动合作、行业间搭建销售平台、如何做大做强宁夏葡萄酒品牌进行交流,并与5家企业签订销售及投资协议。
  4月20日,中国葡萄酒品牌集群联合秘书处在永宁县闽宁镇挂牌成立,作为中国葡萄酒品牌集群办事机构,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依托,服务中国葡萄酒品牌集群发展。
  以前由于种植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建设滞后等因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缓慢。自2011年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以来,从种植到酿造的全流程、高标准,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
  “我市将培育形成10个左右年产1000万瓶以上葡萄酒龙头企业和强势品牌,突出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优势,政府主打产区品牌,酒庄主打产品品牌,以产区品牌带动酒庄品牌,实现共同提升,让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产业更好地对接国际市场。”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关于葡萄酒的发展,未来可期。”贺兰山东麓的追梦人信心满满。记者 盛晓芳 肖梦琪/文 苏勇/摄
  
编辑:张春婷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
  •  宁夏司法厅发布2019年国家统一 法
  •  科技厅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沙漠旅游进入旺季
    沙漠旅游进入旺季
    修长城他们纯手工操作
    修长城他们纯手工操作
    宁夏人物
  •  常树华:在希望的田野上继续“追
  •  马闯:创业路上没有“退堂鼓”
  •  民营企业家陈树全二次创业冲顶营
  •  “办好事不是收买人心” 永宁县惠
  •  王黎君:一个扛着使命责任的中国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