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在丰收的田野上
——2023年中卫经济高质量发展盘点报道③
时间:2024-01-16  来源:中卫日报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走在中卫的田间地头、和美村庄,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3年年初,沉睡一年的田野被忙碌的人们“唤醒”,田地迎来翻耕,春播有期,春耕所需的农资物品货量充足,备耕有序……
  “种好粮、好种粮是农民一辈子的心愿。”沙坡头区东园镇曹闸村种粮大户曹明忠说,尽管2023年春耕时期气温下降,但有国家的好政策和充足的农资农机支持,心里也很踏实。
  2023年,我市持续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农田“非粮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21年、2022年,中卫市在全区五市粮食安全工作对口考核中位居第一名。”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张文明告诉记者,通过规范耕地管理、建设高标准农田等措施,全市粮食面积稳中有升,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今年,全市种植粮食作物218.04万亩,总产量达69.4万吨……粮食丰收,为全市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金秋时节,沙坡头区宣和镇福兴村的酱椒迎来了大丰收,大家都忙着采摘、分拣,为村上火红的酱椒订单忙碌着。
  “怎么也想不到,制作四川郫县豆瓣酱所需的一部分酱椒能出自咱们村。”福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竹林说,这些年,福兴村村民的收入多来自外出务工,村上一直没有可持续发展产业,直到2023年村上开始尝试种植酱椒,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才有了大幅度增长。
  经过几个月的种植,福兴村的酱椒以“订单农业”的形式远销四川,200亩酱椒总收入达120万元。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化订单农业,在激活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与龙头企业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推动乡村振兴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漫步在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夹道村,一排排特色民居与花草相映成趣,一座座美丽庭院成为“最美建筑”,干净整洁的巷道处处鲜花掩映,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承载着欢声笑语,这是我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路宽了,村子干净了,旱厕改成了水冲式厕所,方便又卫生。”夹道村党支部副书记段毅开心地说,这两年村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群众卫生习惯有了很大转变。
  和美乡村,既要“塑形”,更要“塑魂”。
  在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何滩村,一面长达百米的手绘文化墙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和文明风景线,吸引城乡群众前来观看、拍照留影。
  “以文化墙为依托,村里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不少。”何滩村党支部书记冯永新说,除此之外,村里还围绕群众关注度高、反响强烈的民生问题,组织协商议事活动,一些群众最期盼、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全村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自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全市几乎每个村庄都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通过不断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良好生态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促进农村环境不断升级。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放眼广袤的中卫大地,产业兴旺、村美民富,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已一步步成为现实。全媒体记者 房媛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宁夏鸟类名录“上新”——铁爪鹀
    宁夏鸟类名录“上新”——铁爪鹀
    宁夏贺兰山:朝阳初升 呦呦鹿鸣
    宁夏贺兰山:朝阳初升 呦呦鹿鸣
    宁夏人物
  •  马生龙:技术创新为铝基产业节本
  •  马晓国: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  吴金霞: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  白婳:固原“95后”乡村兽医
  •  李文华:在新医疗平台上做好乡亲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