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间种植的樱桃苗。记者 郎凯 摄
今年4月,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的52栋温棚里种上了樱桃树。村民们走出家门、走进温棚学起了种樱桃。还没到果实变红,不少村民就悄悄揪下来尝了鲜。负责经营温棚的永宁县厚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厚学望着长势喜人的樱桃树说:“很多村民们没见过更没种过樱桃树,种下去第一年就让村民尝个鲜。三年时间,这些樱桃会给村民带来更加意外的收获。”透过李厚学的樱桃种植计划,记者看到了移民村里红红火火的致富新希望。
稀罕水果也能学着种
在园艺村村民黎芳玲的记忆中,第一次见樱桃还是在2005年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视后。那时候,黎芳玲只知道樱桃是甜中带酸的一种稀罕水果,从未吃过那个味儿。她没有想到,十几年后的今天,移民到园艺村,自己竟学会了种樱桃。
“刚开始听人说温棚里要种樱桃树,比种菜挣钱,还说樱桃树寿命长,种下去就是一项长久收益。我想也没想就报名来温棚干活了。”黎芳玲在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家中老小,还能务工贴补家用。一个月3300元收入,让习惯了围着锅台孩子转的黎芳玲十分满意。
“这两天樱桃树处于花芽分化后期,大家伙在樱桃树上绑了一包又一包沙土,目的就是为了削弱顶端优势,让主枝后部的芽能得到水份养分,促进花芽分化。”从未接触过樱桃的黎芳玲,学了几个月种植技术,说起樱桃的种养经验头头是道。
村民们在每栋温棚间种了樱桃苗,还在樱桃苗之间套种了黑花生。黎芳玲说:“专家说黑花生有固氮的作用,氮肥可以供给樱桃苗当营养成本。现在黑花生马上收获了,将以每斤20元的价格销往上海。”
目前,园区里已经种植了1000多颗樱桃树,5000多颗樱桃苗。每天都有20多位像黎芳玲一样的村民进棚干活。
这两天,温棚里准备迎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他们将为村民送去最先进的栽培技术。有大专家传经送宝,黎芳玲笑着告诉记者:“‘洋水果’在咱村里也不是稀罕水果了,有大专家把脉,收成差不了。”
优质樱桃品质不打折
把宁夏打造成樱桃种植的优势产区,这是永宁县厚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厚学的梦想。研究樱桃种植十多年,李厚学在贺兰县种樱桃出了名。今年,他相中了永宁县闽宁镇这片温棚,兴奋地一下子扎下了1000多颗樱桃树、5000多颗樱桃苗。
“我带大家种的不是一般樱桃,是优质樱桃。这种品种口感好、核小个大、果实香甜、不易裂果。”李厚学说,而且闽宁镇地处贺兰山东麓沿线,昼夜温差大、空气污染少、降雨量少,为种植优质樱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温棚温度湿度自由调配的便利等,樱桃种植在闽宁镇具有很大优势。
眼下,温棚里已经种植了梅枣樱桃、布鲁克斯樱桃、莎蜜拓樱桃、俄罗斯8号樱桃。有了这52栋温棚,闽宁镇的樱桃收获后就可以赶在年前上市。
李厚学算了一笔账,按照一亩地收获1000公斤的保守收益来算,每公斤销售价格约40元,一亩地最少能收入4万元,远高于种其他作物的收入。
如今,像黎芳玲一样的村民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收入。随着樱桃收益上涨,村民们的收入提升也指日可待。黎芳玲笑着告诉记者:“以前咱农村人咋舍得吃这‘金贵’水果,现在咱自己种樱桃,等到樱桃树挂满红果,孩子们也能尝尝鲜。”
今年以来,闽宁镇将种植优质樱桃作为丰富种植产业品类、助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久的将来,闽宁镇的这一片片樱桃园将串联成一座美丽的樱桃小镇,成为更多银川人休闲观光、采摘游乐的佳地。 记者 陈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