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大武口区星海镇枣香村温棚园区内生机盎然。其中两座大棚里,一束束低垂的枝条上挂满了火龙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放眼望去,一个个红似火的火龙果,犹如镶嵌在翠绿之中的红宝石,璀璨夺目,让人垂涎欲滴。
戴着草帽,穿着蓝色工作服的韩志国正弯着腰,麻利地采摘着火龙果,摘满一筐后,将火龙果上的毛刺和沙土处理干净,再用精美的盒子包装起来。
“种火龙果虽然辛苦,但看着一个个火龙果挂满枝头,还挺欣慰的。”韩志国说。
2016年,韩志国在枣香村流转了4亩地建了两座温棚,种植西红柿。“当年西红柿行情好,村里很多人都在种,规模比较大,外销不愁,自己也跟着种了西红柿。”韩志国说,因为自己不懂种植技术,要雇人种植,还使用了价格较贵的有机肥,西红柿卖不上价,两年下来,赔了不少钱。
“西红柿不行,要不种别的?”韩志国思来想去,决定改种其他果蔬。经过多次外出考察,他将目标锁定在火龙果上。2018年,韩志国决定“南果北种”,引进优良火龙果品种进行种植。
人勤地不懒,舍得出力就会有收获。韩志国花了4.8万元购买了2000株火龙果苗,刚开始不懂种植技术,他就自己摸索,向专家请教。为了管理好火龙果,他整日待在温棚中,如同照顾小孩儿一样照顾火龙果,什么时间点花、什么时候施肥,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火龙果从种下到收获,需要7个月的时间。等花苞长大后,进行人工授粉,花谢后火龙果进入坐果期,小果子慢慢由青转红,大概40天火龙果就成熟了。”韩志国饶有兴趣地讲解起火龙果的生长过程。
看着温棚里结出红彤彤的火龙果,韩志国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下了。在韩志国的精心管理和辛勤劳作下,2020年6月,他的温棚迎来了火龙果丰收。“正常情况下,平均一个大棚一年可以产出3000公斤火龙果,1公斤火龙果采摘价在30元,当年一个大棚净收入3万多元。”韩志国说。
每年六七月份,是火龙果成熟的季节,正是采摘尝鲜的最佳时期,不少市民慕名而来。“我的火龙果品种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口感好、水分多,颜色好看,使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真正的绿色食品,吃得放心!”韩志国顺手采摘下一个火龙果,用刀在果实表皮划开一个口子,伴随着红色汁液的流出,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深红的果肉鲜艳欲滴。
“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和乡村旅游有机融合,通过我们的大棚能够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绿色新鲜的水果,希望更多的人依靠土地走上致富路。”韩志国靠种火龙果“种”出了好日子,收入也越来越多,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记者狄彦冬李薇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