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图集
吴忠市: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奋力“奔跑”
时间:2022-01-07  来源:吴忠日报
  母亲河唱着古老的歌谣,轻轻荡起浪花,她穿过朝气勃发的吴忠,给这座美丽的城市以激情以力量……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特别是2020年视察宁夏时首站就来到吴忠,那些重逾万钧的谆谆教诲,那些饱含深情的殷殷期盼,如引领航程的灯塔,映照在这片发展热土,激发起全市人民感恩奋进的强大力量,奏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站在高山之巅回望,更能领略大河奔腾之势、风光旖旎之丽。
  五年来,全市人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心潮澎湃,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大有可为。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全市上下将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强大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做好调转增融“四篇文章”,奋力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农业兴则根底强,农民富则地方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五年来,吴忠市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步伐加快,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实现“十八连丰”,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40亿元,“盐池滩羊”区域品牌价值达88亿元,肉牛、枸杞、黄花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效益凸显,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3%。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五年来,新增规上企业119家、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30家;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等4个产业和太阳山开发区、金积工业园区、青铜峡工业园区产值均过百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由2016年的15.6%提升到20.6%,年均增长10.3%……一份份工业“成绩单”,见证着吴忠市推动工业经济从“速度领跑”向“质量领先”蝶变。
  三产兴则经济活,经济活则发展底气足。万达广场等商贸综合体建成运营,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成功举办“早茶文化节”,吴忠荣获“早茶文化地标城市”,“游在宁夏·吃在吴忠”金字招牌更加响亮……吴忠现代服务业正以崭新姿态,乘风破浪再扬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活力与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6年的152亿元增加到186亿元左右,年均增长4%。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吴忠市坚持“项目为王”,完善一对一“项目管家”机制,为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全过程跟进式服务,实现了重大项目接续推进、有效投资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五年来,实施自治区级重点项目37个、市级重点项目67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8亿元。争取项目资金69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52亿元。
  百尺竿头思奋进,催马扬鞭自奋蹄。
  五年来,吴忠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412.5亿元增加到72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4%,总量由全区五市第三跃居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900元左右,是2016年的1.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2.6亿元增加到37.8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3%。
  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
  时隔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视察时指出,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五年来,吴忠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355万吨,单位GDP能耗下降21.3%。
  不论是“河湖沟”再现“碧水景”,还是“吴忠蓝”霸屏“朋友圈”,或是“净土地”引来“金凤凰”……五年来,吴忠市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清水沟、南干沟等重点区控断面水质保持在IV类以上,黄河吴忠段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耕地保护目标考核连续6年获全区一等奖。
  扎实做好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的“加法题”和淘汰落后产能、拒引“两高一资”企业的“减法题”,凸显绿色发展的“乘法效益”。五年来,大力实施生态修复,营造林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8%、54.5%。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整改,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发展的高质量需要生态环保的“硬件”做支撑,也需要营商环境的“软件”添动能。“易办·吴优”上线运行;打造“综合受理、一窗通办”登记模式;公共服务质量位居西北地区前列……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不仅让企业和百姓有了沉甸甸的获得感,更让吴忠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减税降费146.7亿元,信用体系监测进入全国前百名。
  处处都是好风景,转角就能遇见美。
  投资473亿元,实施市区东片区综合开发等项目793个,市人民医院、黄河奥体中心等建成运营,城镇化率达到55.8%,五年提升了7.9个百分点;
  新建保障性住房2.9万套,改造老旧小区545个,建设美丽小城镇28个、美丽村庄208个;
  全面推行卫生保洁城乡一体化市场运营模式,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
  新建农村公路1914公里,吴忠融入国家高铁网;
  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系列创建活动对城市面貌、市民素质、文明程度提升效果明显;
  30余万名志愿者、6万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近两千万小时服务总时长,让吴忠这座“志愿之城”充满温情爱意;
  吴忠市及5个县(市、区)均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示范县(区)殊荣;
  荣获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成功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四连冠”;
  ……
  一幅有温度、讲团结、重治理的美丽吴忠新画卷正在生动铺展。
  发展动能稳步增强
  改革开放,是决定吴忠前途的关键一招,是引领全市发展的重要法宝。如今,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啃的都是“硬骨头”,动摇不得,犹疑不得。
  动真碰硬、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抓难点抓痛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场涉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已在吴忠大地全面铺开。
  2021年11月,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民悦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与利通区扁担沟扬水灌区孙家滩农民用水者联合会在吴忠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签订水权交易协议,这也是我市首笔线上平台水权交易。
  2021年12月11日,宁夏电投太阳山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宁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每吨2500元的价格从吴忠市政府购得氮氧化物排放指标45.846吨,这标志着我市排污权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排污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
  ……
  五年来,我市稳步推进“四权”改革,落实水权交易7742万立方米,跨省域土地交易指标8.6万亩,核定排污权、可交易排污权235个单位,山林权抵押贷款16.3亿元。
  在吴忠市利通区胜利镇民生服务中心,家住秦渠花园的居民邱刚前来办理灵活就业补贴业务,邱刚仅出示了身份证件,便很快完成了业务办理。邱刚说:“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太方便了!”
  推动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是吴忠市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要活力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党政机构改革、国企国资改革、权责体系清单化改革、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市辖区综合执法改革、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化服务改革等231项重点改革成效显著……不断深化改革的吴忠大地正挣脱羁绊轻装上阵,改革引发的综合效应正在逐步释放。
  如果说改革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必然选择,那么开放则是借助外力腾飞的不二法门。
  我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开通中国(宁夏青铜峡)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集装箱货运班列,仪表、纺织、食品等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5亿元。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时间似一支如椽巨笔,记录沧海桑田,书写岁月豪迈;梦想是一艘扬帆巨轮,见证山河奇迹,承载无数远航。
  市委、政府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头等大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举全市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产业扶贫拔穷根”“闽宁协作辟蹊径”“易地搬迁挪穷窝”“金融活水润小康”“志智双扶助造血”……这些带着脱贫攻坚“吴忠经验”的标签,在全国全区减贫事业和脱贫攻坚战役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一串串靓丽的数字,让人震撼,令人动容:盐同红3个贫困县高标准脱贫摘帽,21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8.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整合资金122.6亿元,实施项目1.8万个,“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贫困村村集体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我市16个集体、个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与全国、全区一道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人民看得有多重,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
  五年来,坚持每年8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6年的23351元和9938元增长到33340元、16020元左右,年均增长7.5%和10.3%;
  新增城镇就业7万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0万人次;
  新建学校99所,五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县、乡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村村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创建成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微电影报送数量和获奖数量均居五市第一,话剧《高沙窝脱贫记》入选国家文旅部“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兰花芬芳》完成创拍并进行巡演,本土作家马占祥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马慧娟获“骏马奖”提名奖,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实现宁夏世界遗产“零”突破;
  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小微公园、打造“10分钟健身圈”,建设集中供热应急调峰备用热源项目。
  ……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吴忠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用一个个实际行动、一组组实在数字,把民生工程做成了民心工程,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2年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产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1年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三只大天鹅游弋嬉戏
    三只大天鹅游弋嬉戏
    黄河宁夏段出现封河
    黄河宁夏段出现封河
    宁夏人物
  •  田斌:用脚步丈量河情 用责任守护
  •  杨学斌:阡陌间播撒科技之种
  •  何占科:驻村“第一书记”演绎别
  •  吕慧兵:让胸前的那一抹红更鲜艳
  •  郝勇:做有高度的 新时代青年企业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