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抓好“三农”工作的一个关键举措。近年来,隆德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工程、民生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一个好支部做中坚,一项好产业做支撑,一套好机制保运转”的总体思路,探索完善“355”运行经营管理模式,累计整合资金2亿元,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呈现出遍地开花、村村结果的良好态势。
时值腊月,记者来到神林乡双村大红灯笼扶贫车间,看到厂房内外的大红灯笼格外抢眼,为冬日的乡村增添了一抹“中国红”。车间里,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制作灯笼的“骨架”,缝红布、粘金饰,为即将来临的春节备足“年货”。
自扶贫车间建成投产以来,该村一组村民马月琴农闲时节一直在此务工,年收入达2万元左右。她高兴的告诉记者,扶贫车间让她们在家门口赚钱顾家两不误,真正得到了实惠。“从2019年双村灯笼厂建厂以来,我们都一直在这干活,有农活的时候在地里忙,没有农活的时候就在厂子里干活,这两年收入还可以,离家也比较近,比在外面打工强,外面打工照顾不了家里,这里离家近,能照顾家里,还能提高收入。”马月琴说。
自2019年以来,神林乡双村结合村情实际,针对村民年龄大、无技术、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村党支部和扶贫干部积极争取闽宁资金、帮扶单位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利用村集体废弃的粮场建设2300平方米的大红灯笼扶贫车间,根据灯笼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加工方式灵活等特点,实现困难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就业挣钱、增加收入。经过几年的发展,灯笼种类也从起初的大红灯笼增加到植绒灯笼、拉丝灯笼、仿羊皮灯笼等多种样式。2021年,该扶贫车间总收益达到55万元,纯收益达到12.6万元。
2019年,沙塘镇许沟村也乘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东风,在闽宁协作帮扶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整合资金,成立了许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村集体经济胡麻油生产加工厂。自建成投产以来,实现年生产油料50吨,生产出的食用油清香纯正,深受周边地区消费者的青睐,小油厂也展现出了大作为,年纯收入创收约15万元,2020年被评为全县壮大村集体经济“10强村”。
2021年,许沟村集体经济胡麻油生产加工厂共购进胡麻76吨,现已榨48吨,榨出油16吨,销售额达43万余元,带动农户种植胡麻56户,务工人员15人。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刘峰告诉记者,2022年,隆德县将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行重新部署和安排,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依托,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部门扶持资金,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从项目的管理、资金的应用、资金的监管、产业的定位,再精准、再决策、再部署、再安排,争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获得更多的收益。 记者:王玮 兰飞(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