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石嘴山市
平罗县:盐碱地绿起来百姓富起来
时间:2021-09-15  来源:石嘴山日报
  “总算是丰收了!”近日,在平罗县宝丰镇宝丰村五队张家滩,一人多高的玉米整齐排列,像部队里正在训练的士兵,整个田野里到处散发着玉米的清香,村民马占宝望着眼前的玉米地感叹道。
  “满眼白茫茫,辛苦都瞎忙。”这是过去村民对张家滩的描述。“我们各种农家肥都试过,有农户甚至换过土,效果都不太好。我们还试着种植油葵、枸杞、玉米、苜蓿等耐碱作物,依然是广种薄收,玉米的出苗率连70%都达不到。”马占宝回忆道,为改善这片300多亩的盐碱耕地,宝丰村五队20多户村民想尽各种办法,依然不能彻底解决土壤盐碱大、农田产量低的问题。
  为了让盐碱地绿起来、老百姓富起来,2020年4月,市政府批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专项资金6150万元,在平罗县宝丰镇、陶乐镇和惠农区庙台乡实施盐碱地高效利用项目。包括宝丰村张家滩在内的2.8万余亩农田耕地开始进行盐碱地治理,提升农田生态功能,并建设盐碱地大数据与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充分结合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工程措施,提升2.8万亩耕地质量和单位面积产出,构建良好的盐碱地农业生态系统。经过建设,项目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项目灌溉工程共完成支、斗、农渠砌护89千米,建成2万平方米调蓄水库1座;节水控盐水肥一体化示范工程建成泵站1座,实现节水滴灌1990亩。排水工程清淤、治理、新建沟道117千米,建设完成主干沟道光伏强排泵站2座;暗管控盐工程完成暗管排水面积1.46万亩,新建光伏排水泵站15座。
  土地治理工程完成平田整地、激光仪平地作业20513亩,实现了调田成垱、沟渠路配套完整。新增耕地3200亩,吸引客商前来土地流转,土地流转费由过去的100元提高到350元以上,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土壤改良和培肥工程完成机深翻、机深松11860亩,增施有机肥11663亩。完成草畜一体化建设面积1200亩,建成圈舍6座720平方米,新建围栏2680米。示范区引进饲草新品种种植,实施粮改饲、引草入田等技术,推广种植菌草、甜高粱等耐盐优质牧草,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提升耕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
  信息化工程建成盐碱地高效利用智能控制中心,构建盐碱地改良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建设物联网监测点57个,建设互联网视频采集点20个。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综合分析气象、土壤、水质、水位关键数据的变化趋势,为我市盐碱地改良提供治理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同时,委托宁夏大学在重度盐碱地区域开展生物修复技术试验示范70亩,采用田间小区对比方法,开展湖南稷子、甜高粱不同肥料、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改良效果研究。在示范项目带动下,项目区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区各村镇还以此为契机,通过“空心村”拆除、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措施,对11个村庄进行综合整治。
 
  昔日盐碱地,今朝富饶村。一行行树木郁郁葱葱,一块块农田宽展平整,一道道沟渠配套相连,一幅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树成行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开。记者米振卿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金屋顶”下的阳光收入
  •  宁夏代开发票“掌上办”上线
  •  宁夏启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件
  •  宁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
  •  山林权改革破题探路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金旅游季宁夏
    黄金旅游季宁夏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宁夏人物
  •  王学锋:串起民族团结“幸福结”
  •  魏天录:九旬抗美援朝老兵追思:
  •  高建忠:扎根农村教书30年,我无
  •  马建林: 论“稻”二十载 让宁夏
  •  李培润:这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不简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