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积极实践“专项考核、专项调研、专门清单、跟踪管理”组合法,为干部问诊把脉,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提升识别干部精准度,确保识准人、选好人、用对人。
我市紧盯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围绕重大工作突出领导班子运行和工作实绩开展“专项”考核,通过定性定量同考、正向反向同评、一时一贯同查、自评他评同测,有针对性地设置市级分管领导评价分、服务群众反响分、单位人员测评分、考核组研判分等各有侧重的考核指标,增强考察考核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去年以来,先后开展四轮政治素质考察和真抓实干专项考核,公开推荐“真抓实干好班子”若干个,发现储备正处级、副处级重点培养对象316人次,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142名,反向提名业绩平平干部若干名,免职和调整履职不力、工作不在状态或违纪违法干部4名。
研究制定专项调研方案,由组织部门分管领导带队,采取“一听二谈三看”的方式对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政法部门、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调研”:“一听”即听取各单位专题汇报,了解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状况;“二谈”即与班子成员个别访谈、与中层干部座谈交流,围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激励担当作为等方面谈体会、谈对策;“三看”即看民主生活会材料、看特色亮点工作、看中层干部信息,进一步了解领导班子及成员履职情况,并适时掌握一批优秀年轻干部。
建立实绩清单、专业特长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根据干部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结果,列出干部实绩清单,让长期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深耕基层的“孺子牛”、攻坚克难的“拓荒牛”走上“台前”;围绕市委中心任务,建立经济金融、科教文卫、政法司法、“六新六优六特”产业等专业特长清单,并根据所学所长、岗位需要进行轮岗交流,做到人岗相适;建立负面清单,对干部受处理处分、档案审核、履职不力等情况实行台账管理,对存在负面情况的,视情暂缓或取消使用。
聚焦一线干部、挂职干部、驻村干部等群体,通过电话问询、随机访谈、线上会议等形式,与干部保持长期联动,精准了解最直接、最鲜活的情况,多方印证干部在应对关键时、推进关键事过程中的政治素养,跟踪掌握一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有实绩、赴外挂职有成绩、驻村帮扶有成效的干部,建立“跟踪训、定期谈、重点带”的方式,把了解干部的“探头”伸到“最前沿”、延到“日常端”,做到“干部上战场、组织在现场”,实现立体识人、以事见人。 (通讯员马占华马潇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