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吴忠市
红寺堡区: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时间:2021-09-15  来源:新华网
  从政府领着干到群众争着干,红寺堡区的群众正在为乡村振兴而不懈努力。这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角,乡村振兴在群众眼里是什么样?红寺堡群众的答案是“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在红寺堡弘德村扶贫车间,78岁的宋连正穿着白大褂分拣黄花菜,他是扶贫车间9名老年主播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半年前,他和77岁的老伴儿开始当主播,在直播间销售当地产的黄花菜、枸杞、红酒等,有时他还会发挥特长,在直播间一展歌喉。
  “我和老伴儿在扶贫车间上班、当主播,每人每天能挣30多元,在这里有事干、心情好,还能减轻儿女的负担。”宋连自豪地说,前些天,他们的“弘德车间队”老年主播队参加了自治区的“2021全民电商节”,已经杀进了50强。
1127862628_16316687478991n.jpg
  正在弘德村扶贫车间工作的李小玲(左一)。新华社记者 许晋豫 摄
  除了“老年团”,扶贫车间还有30多名工人在做各类包装纸盒,当下宁夏各类农产品陆续上市,包装纸盒迎来生产旺季,扶贫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今年43岁的李小玲是弘德村人,她在扶贫车间每月上班20多天,收入在3000元左右,丈夫在纺织厂工作,这还不算土地流转、肉牛养殖园区分红等收入。李小玲说:“我们老家在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山多路难走,以前只能在家种地靠天吃饭,搬到红寺堡后挣钱的路子明显变多,只要肯干都能过上好日子。”
  红寺堡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乡村旅游业正在悄悄生根发芽。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位于罗山脚下,该村依托航模节,通过修订民宿旅游发展规划,规划集中养殖场,分批动员农户“出村入园”,美化亮化民宿门头、新建停车场等举措,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村。
  现在的永新村街道干净整洁,家家门口种花草、户户院落有绿植,走进民宿女主人杨梅花家,屋内装修与城里无异,农家炕、栽满果树的后院很有特色,屋外的一草一木很有农家特色。自2017年开始开办民宿以来,杨梅花家吸引了来自北京、银川等地的游客住宿。
  “游客到我们这里住农家炕、吃农家饭都是按人收费,房屋整洁、价格优惠。在政府支持下,我们5家民宿把后院进行改造、打通,游客来了游玩休闲的地方。我们忙时做民宿,闲时种玫瑰花、种玉米,一年的收入超过10万元。我是个不识字的普通农民,没想到自己也能干民宿,能有这样的收入很知足。”杨梅花说。
1127862628_16316688472241n.jpg
  农民们正在田间采摘辣椒。新华社记者 许晋豫 摄
  当下红寺堡区迎来丰收季,走在田间地头很容易遇到正在劳作的农民。记者在新庄集乡的田间地头就遇到了正在采摘辣椒的李霞霞,李霞霞一家2008年从西吉县自发移民来到红寺堡区,13年里,她和丈夫用勤劳的双手撑起、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家。
  李霞霞说:“摘一斤鲜辣椒工费0.23元,每天能挣80元左右。最近比较忙,家里的玉米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早上出发前,我还得把家里的20多只羊喂好。我们一家人在红寺堡白手起家,虽然吃了不少苦,但只要肯干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 (记者 许晋豫)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市场监管部门对民营医院及医疗美
  •  9月15日,银川将开展人民防空警报
  •  宁夏签发电子社保卡突破400万张
  •  宁夏政务服务网(银川网上市民大
  •  宁夏要求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金旅游季宁夏
    黄金旅游季宁夏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宁夏人物
  •  王学锋:串起民族团结“幸福结”
  •  魏天录:九旬抗美援朝老兵追思:
  •  高建忠:扎根农村教书30年,我无
  •  马建林: 论“稻”二十载 让宁夏
  •  李培润:这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不简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