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记者从宁夏银川市盐池县获悉,截至目前,盐池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建成运行数字非遗馆,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图书馆按照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建设完成,数字智能化、纸电一体化等走在宁夏前列。如今更是各类文化活动场所遍布城乡每个角落,融入群众生活,一张普惠共享、优质均衡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网正加快编织。
共建 多轮驱动打造文化地标
朔方书院(新图书馆)是盐池县为提高城市配套设施服务,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整体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而在盐池县小井坑地块内建设的配套工程。以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为原则,朔方书院建成后已经成为盐池县公共服务、生活、教育基地,更将成为盐池县城市的一个新亮点。
目前,朔方书院已经实现了最新图书采访、编目、典藏等图书馆运行机制。与此同时,通过搭建数字图书馆县级服务平台,实现全县数字资源共享,并将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联接到市级、区级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库,自助、纯公益的服务模式已在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设和运营,并不断向社区延伸,向老百姓家门口拓展。
共享 分众供给提升文化品质
朔方书院还定期举行各种阅读活动。比如“追忆红色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经典故事读书分享会、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这里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地,我特别喜欢这里的亲子阅览区,周末带孩子来看绘本,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增进了亲子互动,这里的阅读推广活动每期我都会和孩子参加。”一位家长激动的说。盐池县图书馆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同时,202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盐池基地暨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盐池工作站在张家场博物馆成立。盐池县将以此基地为平台,着力将其建成教研一体化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开放型的现代化田野考古实习基地。不仅为进一步促进考古学研究、科研实践、遗址现场保护、人才培养等工作创造条件,也为后续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提供科学的考古学依据,对提升宁夏文博事业发展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共治 社会参与传承文明风尚
盐池县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和《盐池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若干措施》,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贡献力量。“一个模式七大载体”互送共享文化惠民工程活动品牌深入人心,民俗文化活动、广场文艺演出、送戏下乡、文化月、文化旅游赶大集、免费培训、乡村示范点打造内容丰富的活动,年活动300余场次。盐池县已经成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品牌创建的标杆,出台了系列政策,通过设立事业发展基金、开展社会认养等鼓励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运营,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统一资源调配、统一服务规范,实现标准化专业管理。 (记者 于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