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镇红树莓扶贫生态产业园。
日前,记者从永宁县获悉,围绕自治区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今年永宁县重点抓产业促就业,抓基层打基础,持续增强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实富民产业,走起发展“新路子”
在全面梳理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今年永宁县重新制定全县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方案,加快形成“一乡一品”“一村(社区)一特”的发展格局。统筹资金7400余万元,实施园艺村冷库工程及附属设施、原隆村购买犊牛养殖园区等7个项目;依托壹泰、犇旺等9个规模化养殖园区,做强草畜种植加工、繁育育肥和屠宰加工的产业链;实施酿酒葡萄种植项目和特色酒庄建设项目,重点围绕闽宁镇、玉泉营、黄羊滩,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核心产区;实施《山海情》影视文化旅游项目,整合葡萄、光伏、红树莓等各类资源,做强“两红产业”。
在构建产业格局的同时,永宁县通过建立移民区就业信息台账,组建移民群众就业服务专班,全程化跟踪对接、点对点提供服务。今年上半年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3期625人,创业培训8期235人,依托13家扶贫基地、车间带动就业人员达3000余人,实现政策性移民有劳动力家庭至少有一人外出务工。
优化公共服务,暖了群众“心窝子”
在促进移民增收的同时,永宁县还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移民区基础设施建设3年攻坚计划,对4个乡镇10个重点移民村住宅区基础设施进行配套,补齐短板,达到区域平均发展水平。新成立富原、福宁2个社区,配套建设了闽宁镇永安小区移民综合服务中心、积分超市及日间照料中心,望远镇富原社区卫生室、幼儿园也投入使用。全县移民村全部建成标准化卫生室,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医疗卫生、积分超市等综合服务保障功能更加完善。
持续推动“互联网+教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和巩固普惠幼儿园占比,推进基础教育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整合建立了县域医学检验、放射影像、消毒供应、药品供应保障、公共卫生等业务中心,统一调配医技资源,有效提升了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水平。设立“望医号”巡诊车,将医院诊疗科室前移至社区(村),做到群众“随叫随到”。移民地区实现五级网络连通,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办理低保、缴费等多项民生事项。
完善民生保障,拔起群众“穷绊子”
“我们还重点开展了移民村庄清洁行动,到年底实现社区、葡萄基地、设施温棚区、散居庄点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永宁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永宁县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向移民村、社区选派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0名,持续发挥帮扶成效。目前全县移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了10万元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志愿服务项目也在安置区实现全覆盖,通过开展多样性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此外,辖区还全面做好移民群众住房保障、医保社保低保、残疾人保障等兜底性社会保障工作,彻底化解致贫隐患。目前,全县已解决生态移民“多代多人”住房176户、劳务移民“多代多人”住房181户,保乐力加83户劳务移民整体搬迁至闽宁镇新镇区;全县劳务移民和生态移民医疗保险缴费率分别达97%、100%;动态监测1436户脱贫人口、177户低收入家庭和47户三类人群,切实“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 记者 孙楠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