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一纵队到达固原市单家集一带,并于当晚宿营于单家集,与当地村民促膝长谈。”从小听老人们讲革命故事的贺兰县常信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杨兴胜,对那段历史熟稔于心,如今他常常在团结村巷道大树下,为回汉群众讲述著名的回汉一家亲之“单家集夜话”。
常信乡团结村是典型的回汉聚居村,共有人口671户1685人,其中回族群众占74.3%,汉族群众占25.7%,自2014年被银川市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以来,团结村的“石榴籽”故事就一直在不断续写。
这几年,村里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农村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吃饭成为了一大难题。2019年,团结村争取自治区民政厅33万项目资金,在团结村旧村部建设老年人饭桌,解决了团结村50余位孤寡、五保、空巢老人的就餐问题。
老饭桌项目只是团结村为民办实事的缩影,团结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祥介绍,今年以来,团结村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安全性住房、文体广场、村庄道路、垃圾处理、绿化亮化等方面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真正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转化为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这一笔笔“民生账”,无一不是团结村“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的真实写照。王祥介绍,当前团结村依托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共建共享创建成果”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大家齐动手,共同清洁护家园”“邻里守望一家亲”等系列活动,让村民既“富口袋、富脑袋”,又团结一心谋发展。 记者 梁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