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这个展板反映的是我们新民村之前的生活,从放羊到牛羊交易,以及村民的饮水状况。”海原县高崖乡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滨讲解着新民村的变化,可以从照片中看到,新民村村民以前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是什么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笔者跟随驻村第一书记李滨一起走进新民村进行进一步了解。
高崖乡新民村是海原县的移民村。多年来,新民村不断更新发展思路,采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发展模式,在全村形成了以种草养畜为主、劳务输出为辅的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发展的“红利”逐步撑起村民的“钱袋子”。近年来,新民村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抓好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切实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目前全村养牛户有66户共523头,其中20头以上养殖户15户。养羊90户3051只,全村牛羊养殖户达到70%。同时,新民村还通过劳务奖补政策扶持,积极组织村民到福建、广东等地外出务工就业,稳定增加群众收入。
村民李成虎就是靠养牛实现了脱贫致富,搬迁之前李成虎一直四处奔波打工挣钱,家里的土地撂荒了,老人孩子也没有人照料。搬迁到新民村后李成虎开始在家里种地,随着村里鼓励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李成虎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李成虎告诉记者:“搬到新民村,自来水和耕地也有了,交通也方便了。我在家里养了15头牛,一年下来能挣8万至9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宜业还要宜居。今年,新民村紧跟“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步伐,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庭院环境、生态环境,组织群众不定期开展环境大整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办理公益性岗位19人,实行保洁员片区责任制,形成环境整治常态化,确保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按照植绿增绿工作要求和“应种尽种”原则,通过精准摸排和认真组织实施,在村级主干道路及村庄中心路两侧种植松树705棵,在农户房前屋后种植庭院经济果树1271棵,真正实现了房屋整齐、道路干净、环境优美,实现移民地区人居环境由内而外的华丽转变。
走进新民村杨荣家中,水泥院平坦整洁,房屋后面的菜园子郁郁葱葱,杨荣正在葡萄架下修剪枝条。杨荣夫妇利用农闲时间,将自家的菜园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年收获的蔬菜水果能为家庭节省很大一笔开支。
“平时闲的时候就在家里打理菜园,种点蔬菜、水果,家里一年自己吃的也就够了。”杨荣笑着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民村目前的主要任务,新民村将不忘初心,持续发力,推动村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奋力描绘移民搬迁“新画卷”。
高崖乡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滨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各项项目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