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黄河之畔,瓜果飘香,秋色宜人。
行走在风景如画的中卫大地,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亮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融汇成中卫的文明“底色”,在这里,每处景色都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累累硕果,更印证着中卫人民的美丽梦想和幸福追求。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2018年,我市正式拉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幕。从此,中卫城市的航标,指向文明的彼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中卫这片沃土上蓬勃开展、强力推进……
上下齐心 久久为功——创建力度更大,创城劲头更足
创城以来我们看到,在一次次市容环境治“脏”、公共秩序治“乱”、窗口服务治“差”的整治行动中;在一个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卫火车站广场及道路改造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中……我市紧紧抓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整治行动落到实处,把民生工程建得让市民满意。
我们看到,从斑马线前文明礼让到营造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从孝老爱亲、好人好事的榜样力量到大街小巷劲吹文明新风……一言一行间都诠释着中卫人的文明素质提升。
我们看到,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市民,从交警“荧光绿”到志愿者“红马甲”,从文明劝导员到社区义工……全市干部群众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共赴文明之约。
……
自创城以来,我市围绕“发展与惠民”两大主题和“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建设目标,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思路,有力有效有序推进创建工作。今年,我市研究制订《中卫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中卫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2021年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为城市发展与创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统一调度,9个工作组协同推进,37名市级领导重点包抓,86个部门网格化联动联创,“路段长”“点位长”具体负责,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市创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创城工作格局。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先后制定了《中卫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卫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拟制定《中卫市市区养犬管理办法》《中卫市市区殡葬治丧活动管理办法》等,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制度规范和刚性约束。
民之所望 创建所向——城市魅力更显,社区环境更美
“治脏”“治乱”“治差”一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重点内容,也是最头疼的痛点。针对痛点,我市始终把整治市容市貌作为创城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照创建目标,破除顽疾、创新管理,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和难啃的“硬骨头”。
改造老旧小区,新建改建垃圾桶、免费公厕、停车场,整治四季鲜市场、雍楼市场等一批集贸市场,在公园、广场、商业区、繁华街道两侧划分电动车停车位,政务服务大厅、文化场馆、交通场站等公共场所基本实现无障碍设施、母婴室、志愿服务岗全覆盖……
中卫的巨大变化,不仅体现在城市环境的细节之美,也表现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
我市自主开发建设了中卫市一体化在线审批服务系统,持续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模式;滨河镇积极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条街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东方红社区成立以党建为引领的“红色业委会”,推动社区治理规范化……随着创城的深入开展,我市的各项社会工作不断创新,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创城以来,人居环境变美了,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干啥都有精神。”今年73岁的市民焦俊兰说起创城带来的变化时,边赞叹边竖起大拇指。
崇德向善 塑形铸魂——文明色调更暖,市民素质更高
文明,从老百姓的生活开始。清晨时分,随着各类休闲健身人群的聚集,市区文化广场开始热闹起来。散步、跳广场舞、唱秦腔,构成了一派和谐、美好、文明的画面。市民冯玉琴感慨地说:“我们每天到公园来唱唱、跳跳,这样的生活,我觉得很开心。”
城市因文明而美,更因每位市民的文明行为而美。提高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认知认同与实践养成并重,教育引导广大市民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崇尚文明礼仪,摒弃陈规陋习,强化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提升市民整体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创城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
同时,我市以《中卫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面实施为抓手,坚持执法办案和普法宣传相结合、日常宣传和集中治理相结合,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引导人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深入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健康等“嘉言善行·文明中卫”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和“不文明行为随手拍·大家评”活动。发挥群团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公共文明宣传、引导、劝阻行动,让群众在创建实践中提高道德文明水平。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市民的行为习惯在改变,素养在提升。养犬的市民自觉拴上狗绳;司机过斑马线不再抢路,自觉礼让行人;行人过马路自觉等候红绿灯……如今,无论是走在街头巷尾,还是漫步乡间小道,我们都能切实感受到文明之美。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中卫正在用行动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文明。 全媒体记者 王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