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中卫市
中卫市:乡村沃野绘新篇
时间:2021-09-08  来源:中卫日报
  九月的中卫大地稻香四溢、苹果压枝、放大效益的温室大棚、规模化养殖的现代牧场……千里沃野交织成一曲绚丽的乡村振兴发展华章。
  产业带动 鼓了群众钱袋子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产业兴才能乡村兴,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就是牵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红色的砖瓦房、干净的庭院、明亮的窗户,处处彰显着主人家的精气神。近日,记者来到海原县史店乡史店移民新村,尽收眼底的是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李家的母牛要生了!”“王家又生了一头小母牛!”在这里,大家总是会相互发布这样的喜讯。
  人们为何如此关注母牛的生育信息,村民李彦录道出了缘由:“现在村里大多村民都养了牛,一头牛就是个小银行,一头小牛犊一降生就能卖6000元,一头成年肉牛可以卖到两三万元。有了钱,大家都高兴!”
  看着自家圈里膘肥体壮的50多头牛,李彦录脸上溢满了幸福。他告诉记者,通过养殖,去年家里新盖了三间房,今年又买了一辆小轿车,计划明年继续在政策的帮扶下扩大养殖规模。
  近几年,史店移民新村充分利用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不断加强移民群众技能培训,增强务工本领和“造血”功能,年创收200多万元。
  产业兴旺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为了促发展、稳增收,今年,中卫市加大移民村后续扶持力度,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向移民村倾斜,重点发展枸杞、苹果、草畜等优势产业,全市各移民区共发展特色种植超26万亩。推广“基础母牛银行”“托管代养”、入股分红等模式,移民区牛羊存栏分别达到6万头和12万只,移民群众来自养殖业的收入稳定增长。
  另一方面,中卫市不断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在脱贫地区建设高标准功能农业基地100万亩,富硒示范基地25万亩,全市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已外出务工近5万人,采取各种渠道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超3000个。
  环境整治 美了群众新生活
  走进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夹道村,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宽阔笔直的街巷和整齐美观的太阳能路灯……
  在庭院经济环境治理示范户高凤家里,干净整洁、美丽精致的农家庭院,花木盆景高低错落,韭菜肥厚翠绿,犹如一个美丽的小花园。移步屋内,房间里桌椅整齐,灶台洁净无尘,整个小家溢出了满满的幸福。
  “我每天都会对院子进行打扫,还在院子里种了些花花草草。可别说,院子干净了,人也舒坦了。”高凤笑着说道。
  2010年以来,夹道村乘着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的东风,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推进农村脏乱差治理、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集中开展小散乱污企业治理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
  如今,夹道村道路硬化率、巷道绿化率、主干道路亮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天然气入户率均达到98%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村民人居环境不断提档升级,村民的幸福感倍增。
  而在沙坡头区柔远镇冯庄村,穿行在村庄巷道中,道路干净宽阔,房屋整齐划一,沿路看到有老人在树荫下乘凉,有孩子在广场上玩耍……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生态宜居画卷”令人陶醉。
  农村要小康,环境算一桩,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必须补齐人居环境的短板。
  今年,中卫市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等专项行动,农村环境集中整治长效机制更加完善。自去年8月份以来,共完成植绿增绿超47万亩,宅基地植绿增绿超238万株,乡村绿化2万余亩。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30多万吨,清理残垣断壁10015处,“一户一景、一村一貌”的美丽乡村图景正在变为现实,真正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才注入 添了致富新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
  今年年初,新一批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整装待发;新老驻村干部和工作队员无缝衔接,确保驻村帮扶工作一以贯之……
  连日来,中卫市新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陆续到岗,握紧“接力棒”,积极转变工作角色,深入了解所驻村群众的家庭所急、生活所难、发展所愁、奋斗所盼,进一步求得群众“急难愁盼”的最大“公约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李书记和同志们工作这么忙还来为我送书,跟我交流学习,我很感动,感谢党组织的关心。”近日,80岁老党员孟进忠接到党史学习新书籍,一边翻看,一边开心地说。
  “叔叔,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您是老党员了,如今年纪大了,不能参加集中学习,我们为您‘送学上门’理所应当。”沙坡头区宣和镇华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红鹏说。
  在孟进忠家中,刚任职2个月的李红鹏详细询问着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认真听取老党员对华和村发展的意见建议。
  “今年养羊的贷款到位了没?还有啥需要解决的?”刚走访完老党员,李红鹏又来到村民田进才家中,详细了解他们家的收入支出、产业发展和务工状况。
  驻村干部为精准掌握所驻村的村情民情,以底数清、方向明为工作目标,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原则,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协助下,抓住中午、晚上及下雨天村民农闲在家的闲暇时间,逐户与群众面对面接触,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人口、身体健康、家庭务工、安全住房、安全饮水、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情况,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建立民情台账;同时宣讲苹果、枸杞等农副产品种植、牛羊养殖和疫苗接种政策等,帮助村民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收益。
  脱贫攻坚需要“带头人”“主心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亦是如此。
  今年,中卫市对262个脱贫村、移民村(社区)、重点帮扶村、软弱涣散村均选派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组织9000余名干部,进村入户宣政策、查实情、抓监测、谋计划。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希望!
  乡村,正走出铿锵的足迹!
  中卫,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正释放着能量和伟力,在千里沃野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93件、504.41万元! 宁夏对工程建
  •  宁夏交通运输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取
  •  宁夏交管: 最大限度开展便民利企
  •  银川简易注销登记公示压缩至20天
  •  宁夏终止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银川美如画
    银川美如画
    宁夏人物
  •  马维亮:继续奋战农业科研一线
  •  康小伟:为宁夏在全运会上摘首金
  •  于秀芳:择一事终一生 扎根乡村2
  •  吴文彪:新闻战线上不退役的“老
  •  邵予奋:垂暮之年宣讲红色党史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