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中宁县太阳梁乡精品桃产业示范基地,红绿掩映间,一个个鲜红的桃子在秋风吹拂中随枝摆动。
太阳梁乡是移民区。2017年成立以来,为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中宁县引进宁夏正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项目,打造万亩高标准桃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产业扶贫效益共赢。
“太阳梁乡土地沙化且盐碱度高,种植环境恶劣,撂荒严重,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宁夏正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周永说,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该公司流转零散土地、改良土壤、增施自产有机肥。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方式,形成“种植、加工、旅游”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现代循环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节水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的示范典型,为产业扶贫、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
在采摘桃子的当地村民梁全秀个不高,但很“利索”。多年来他一直靠打工过日子。引进桃产业后,他便成了种植基地的一名产业工人。
“我们不仅有土地流转费,还从农民变成了‘上班族’,在基地干活每月都能挣到工资。”梁全秀笑着说,现在他不再出远门务工,一年四季都在基地干活,不仅有工资,还学到了桃子种植技术。
记者了解到,在基地像梁全秀一样长期务工的有100多人,还吸纳了一部分临时工。
“这些临时工大多是留守妇女,她们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在基地农忙时打零工,一天收入100元。”周永边走边手指着桃树给记者介绍,目前精品桃产业示范基地实际种植面积4000多亩。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民之前靠外出务工、在家务农一年收入大约1.2万元,自从来桃基地务工后,一年收入可以达到两万四千元。”
周永说,为了让当地群众有一技之长,他们成立了中宁县正果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采用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群众学习热情,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种植水平。
“我们计划家庭农场经营形式,把土地流转来以后,返包给农民,通过农民自己种植,正果公司提供技术生产物资、肥料等,让老百姓成为‘小型农场主’,让他们成为基地的主人,自主通过劳务承包带动脱贫致富,使群众二次获利。”谈及未来,周永说。全媒体记者 梁旭强 谭勋泽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