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修一修这条路,平时开车都刮到底盘了……”去年8月初,中宁县恩和镇红梧村村民反映村子部分路面破损严重,影响生产生活。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恩和镇成立以包村工作组、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为主体的协商议事委员会,设立流动议事点,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农村公路养护等项目资金。
“红梧村是中宁县落实自治区‘十一五’遗留移民、‘十二五’生态移民、‘十三五’搬迁移民工程的移民安置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路面经过车辆长期碾压,逐渐形成了坑洞、裂缝,有很大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恩和镇党委书记尹向奎说。
修路为民,修起来的不仅是一条便捷的门前路,更是直抵群众内心、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9月19日,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开工平整土地,压路机则对平整过的路基进行稳固压实,工人们做好铲料等辅助工作……10月24日,红梧村3.5公里道路路面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并完成破损道牙拆除、安装新道牙,安装路灯350盏,让坑洼路变成凝聚民心的“连心路”。红梧村村民赵全义高兴地说:“以前道路坑坑洼洼,遇上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现在有了新修的柏油路,出行方便多了。”
记者了解到,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宁县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聚焦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延伸5条公交线路,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对全县81条农村公路安装护栏137公里,补划道路标线,增加警示桩、道口桩等设施,聚焦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全力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推动乡村道路路况条件大幅提升,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实惠。 (全媒体记者 梁旭强 谭勋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