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大头条
宁东:向国内一流能源化工基地迈进
时间:2017-01-22  来源:经济日报
  昔日,这里是荒漠戈壁;今日,这里是绿洲热土。放眼望去,机器轰鸣、管廊林立、油塔高耸……
  2016年12月28日,塞上滴水成冰,然而宁夏660多万各族群众心中热流涌动,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经过数万建设者历时39个月的奋战,总投资550亿元、年转化煤炭2036万吨的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A线一次试车成功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油品。这个世纪级项目的成功启动不仅对提升我国煤制油化工技术水平、装备制造水平及助推我国燃油产品品质升级均具有重要意义,且标志着宁东为建设国内一流能源化工基地迈出坚实步伐。
  顶层设计 12111战略
  宁夏地处陕甘宁蒙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带,已探明矿产50多种,人均产煤全国第三。挖煤,卖煤;卖煤,挖煤。周而复始几十年,贫穷落后了几十载。
  二十一世纪初,国家能源战略布局将宁东列入其中,明确提出利用宁东煤、水、土地等组合优势,建设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自2003年波澜壮阔、气势如虹的大会战拉开序幕,宁东人奋进的脚步再没有停息。引进,消化,吸收;再引进,再消化,再吸收。转型,升级;再转型,再升级。十几年来,宁东基地迈出了三个跨越:“十一五”实现了由地下采煤跃至空中输电的跨越;“十二五”实现了“由黑到白”的蝶变;“十三五”将做好“由低到高、由白到细”的转型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宁东做出高标准的顶层设计,即全面推行“12111”发展战略:从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产品技术、管理服务六个方面打造一流能源化工基地;以安全和环保为基石,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科学有效解决“三废”问题,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延伸发展精细化、高端化煤化工下游产业集群;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和培养煤化工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以开放合作为源泉,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行全面开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将结合。
  雄拥“两翼” 打造一流
  宁东这个坐落在黄河岸边的能源化工基地,雄拥“两翼”,凭借其煤气化技术和焦炉气转化技术在国内煤化工行业独占鳌头。
  前不久,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投料试车成功,产出合格油品。“我国能源基本结构是富煤、缺油、少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内煤炭企业界人士提出,启动煤制油项目无疑是发展接替能源的最佳路径。”神华宁煤集团董事长邵俊华说。2013年9月,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落子宁东。在外界看来,有煤就能干煤制油,而历经39个月的日日夜夜,神宁人感悟:煤制油,比拼的不是巨投。
  缺人才!缺一批高精尖的人才队伍。回想当年,神华宁煤集团副总经理姚敏依然激动。当初他们从东走到西,从南跑到北,“来我们这里吧!煤制油大规模工业化运用是一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项目,是个大事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会梦想成真的!”
  北京燕山石化的老专家刘志芳来了,湖北中石化第六建设公司的总工程师梅占奎来了,九江石化总工程师钱效南来了……5人、50人、500人,直至6000人。神华宁煤集团打造出一支国内一流的煤化工科技人才队伍。
  缺技术!取决于突破一系列国内顶级技术瓶颈。神华宁煤集团煤制油项目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蔡力宏的一句话耐人寻味:“你说行,谁知道怎么干?你说不行,没干怎么知道不行!几百亿投进去,不敢不行啊!”超负荷,完全是超负荷!神华宁煤人经过对德国、美国、南非煤化工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成功地完成了GSP(干煤粉气化技术)和MTP(甲醇制丙烯技术)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实现了煤制油28台气化炉流程操作,完成37项技术创新项目,实现293个超大设备、9000多个部件(设备)国产化安装,尤其是神华宁煤集团自主研发的“神宁炉”,能“通吃”各种煤,令西门子退出了中国煤气化市场的竞争……
  如果说神华宁煤集团的煤气化技术挑战世界巅峰的话,那么宁东另一家民营煤化工巨头——宝丰能源的煤气化与焦炉气转化并用技术同样堪称站在巨人肩头跳舞。
  “神华宁煤是大牌国企,宝丰是民企老弟。是跟在后面牙牙学语,还是比翼齐飞,还是另辟蹊径?宝丰选择了第三者!”西北民营企业传奇人物、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说起话来很幽默。“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利用煤气化技术生产甲醇,一氧化碳多,氢气少;利用焦炉气非催化转化技术生产甲醇,一氧化碳少,氢气多。两种气结合,会不会成本会更低呢?”经过反复研发,多次引进消化吸收,宝丰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新型煤化工生产路径。“征服巨人,首先要学习巨人!”宝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建军说:“就煤气净化、甲醇合成、烯烃分离等技术,我们先后引进法国鲁奇、英国戴维和美国鲁姆斯技术,然后再通过中科院、华东理工大学、大连化物所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反复消化,从而实现多次创新。”
  为了走出一条新路,宝丰肯花血本,10年来累计投入近500亿元。巨量投入赢得巨大回报,宝丰集团通过煤制气和焦炉气转化两种技术并用,生产出甲醇、甲烷、聚丙烯、聚乙稀、酚、蒽油、洗油、沥青等100多种煤化工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达到190多亿元。
  安全环保 敢于担当
  前几年,针对在西北发展煤化工、搞煤制油,国内经济界也有反对声,理由之一是认为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较大。“担忧不无道理。”神华宁煤集团科技发展部主任赵平坦然说:“就我们集团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来讲,环保就面临两难,一方面是排污量大,每年要排放3000多吨二氧化硫、2200吨氮氧化物和1200吨左右的粉尘和烟尘;另一方面是国家环保标准的筛子越‘筛’越细。”
  近几年,神华宁煤一起步就咬定国家排放标准不放松。“为了环保达标,8年来我们整整投入50亿元。”神华宁煤煤炭化学工业公司副总经理李刚健伸出五指。为了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神华宁煤本着“清污分流,分头治理”的原则,先后引进消化了国内外多项先进的脱硫、脱硝工艺技术,在国内率先成功消化吸收了德国斯必克公司的“节水消雾”工艺,煤炭间接液化的耗水量和排放量大大减少。
  “基础不牢,地震山摇。”宁东管委会环保局局长卢毅说,宁夏反复强调打造国内一流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目标,前提是安全、环保“两个基石”,宁东以高标准出台《2015至2022年环境保护计划》,几年下来,“三废”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按照“近零排放”标准,建成了临河工业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厂、煤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和宁东基地核心区污水集送再利用一期工程,四大电厂均实现废水不外排,全部循环回用;印发《宁东基地2016年扬尘整治实施方案》,拆除茶浴炉32台,神华宁煤集团、宝丰集团实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四大电厂实现特别排放限值;建成宁东基地1号、2号、3号现代化综合渣场,引进固废综合利用企业15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底,宁东基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2.6%,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2%,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67.8%,宁东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284天。
  宁东基地这块昔日戈壁荒滩如今已成为生机勃勃、焕发强劲发展势头的热土。新时期,新征程。宁东人在“12111”战略引领下,必将以建成国家一流能源化工基地的恢宏气魄引领宁夏、领跑西北。(经济日报记者 许凌 拓兆兵)
编辑:高登科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黄河岸边绿意浓
    黄河岸边绿意浓
    宁夏人物
  •  王玉彬:累点没啥,市民满意就好
  •  朱雪琴:夫妻携手为退休生活添色
  •  高文军:黄河水润泽幸福生活
  •  李吉安:扎根煤海奉献青春
  •  胡玉梅:拾金不昧以诚待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