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记者从银川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了解到,今年,银川市将通过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多项扶贫工程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完成2474套移民住房建设工程,搬迁安置10081人;加大1个贫困村、8216名贫困人口脱贫销号工作力度;健全社保兜底政策;预计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3.7%降至2.25%;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移民人均收入增长11%
扶贫工程
教育扶贫: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对全市幼儿园在园建档立卡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免除保教费并补助伙食费;免除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宁夏籍在银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农林、师范学生学费。
金融扶贫:投入互助资金300万元,使互助资金总量突破1亿元,惠及移民约1.4万户,5.7万人。
健康扶贫: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资)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医疗保险救助范围,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确保脱贫人员生活正常健康,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旅游扶贫:充分发挥沿山沿河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在沿山沿河移民村中,重点支持2-3个移民村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帮助移民群众参与旅游产业,为当地贫困农户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
网络扶贫:创新“智慧银川+扶贫”行动,全面实施“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和网络公益”五大工程。推动“智慧银川”新经济形态深入乡村,与移民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相融合,促进贫困群众创业就业。
扶贫保险:全面开展“扶贫保”,提高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抵御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肉牛和羊只、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记者 张静)
■相关新闻
农村贫困人群怎么办?低保兜底!
本报讯 (记者 张静) 记者2月27日获悉,《银川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兜底脱贫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已经银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于2月23日印发。
根据《方案》,3月起至2018年12月,银川市将集中开展农村低保兜底脱贫对象精准认定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将不符合政策的、经济状况好转不再符合建档立卡兜底脱贫和农村低保条件的予以清退。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全覆盖,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
2017年至2020年,银川市将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人均补助水平,确保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与同期国家扶贫标准持平或略高。同时,进一步完善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物价上涨影响基本生活。
全力推进水利精准扶贫开发 明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本报讯 (记者 张静) 今后,银川市将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民生水利,以36个贫困村的水利建设为主,推动水利扶贫开发工作,努力做到扶持目标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解决措施精准、扶贫效果精准。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记者2月27日获悉,《全力推进银川市水利扶贫开发实施方案》已经银川市政府同意,于2月23日印发。根据该《方案》,银川市将做好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七项重点工作,到2018年,使银川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保证率达到10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灌溉供水保证率达到70%以上;贫困地区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方案》中提出,水利扶贫项目要与脱贫攻坚、改革发展等相关规划有效衔接。在资金安排上,增加贫困村因素分配的权重比例,重点向贫困村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