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作为丝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按照国家部署,将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4月15日、16日,记者深入银川、吴忠、灵武等地采访了解到,3年多来,作为全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重要节点,宁夏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崛起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
截至2016年底,产区葡萄种植面积达62万亩,其中酿酒葡萄54万亩,成为中国集中连片最大产区;建成酒庄86个,在建98个,年产葡萄酒1.2亿瓶,年销售收入50亿元,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同时,葡萄产业提供了12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近9亿元,成为该区域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有21个酒庄建成旅游酒庄,年接待人数达35万人次以上,成为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而葡萄酒产业也已成为宁夏一、二、三产融合度最高的产业,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现在,荷兰、英国等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可在当地的超市、商场购买到来自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美酒,我们生产的一种酒在欧洲市场可以卖到65欧元。”宁夏张裕摩赛尔十五世酒庄总经理阮仕立说。作为中国葡萄酒产业领军企业,张裕集团选择了将最好的酒庄建在宁夏贺兰山东麓。
在此前张裕集团与法国、奥地利等国家合作基础上,搭乘“一带一路”的“顺风车”,该酒庄又有了新的国际计划。“我们今年打算在智利、澳大利亚收购两家酒庄,进行全新的合作,目前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预计上半年就能完成收购。”阮仕立说。
“格鲁吉亚的葡萄酒文化已有八千多年历史,作为世界新兴产区,我们将在引进种苗、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带到世界。这不仅仅是产品的推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副局长徐军说。
宁夏“智慧宫”也是世界的
4月15日,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公司3个合伙人马永亮、白鑫、张时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一边接待来访的媒体,一边要与埃及合作方进行视频会议,探讨接下来的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不少阿拉伯国家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来了巨大的合作机遇。这样的兴趣和机遇,需要更多的文化交流来获得了解,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公司应运而生。
“以前我们的业务量并不大,2014年之后,也就是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我们的业务量从上一年的300万元猛增1000万元以上,大量文化机构慕名前来找我们合作。近几年业务量保持了100%到200%的增长。”该公司总经理张时荣说。
从起初单纯的中阿翻译、阿语教学工作,到如今参加开罗国际书展、阿布扎比国际图书博览会,签订埃及颇负盛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信息数据合作项目以及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对外推广项目、丝路书香等重大文化交流工程,来自宁夏的民营文化机构——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公司充当着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文化桥梁。
张时荣告诉记者,在该公司翻译出版的阿文图书中,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以及发展模式的书在阿拉伯国家市场尤其受欢迎。目前,智慧宫已经翻译出版了中阿文图书700余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现代文学、名人传记等多个方面。
该公司董事长马永亮介绍,今年该公司还将建设中阿智能互译平台、数据库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等,语种也从阿拉伯语拓展到波斯语、泰语、土耳其语、哈萨克语等。
“吴忠制造”控制阀远销海外
“控制阀在油气项目中,相当于人类的四肢,油气设备通过中枢控制下达指令后,由控制阀来具体完成工作任务。现在你看到的这6台控制阀,本月底将从天津港乘船启程前往伊朗,在伊朗正式‘上岗’。”4月17日,中国自动化集团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吴忠仪表)总经理杨占富告诉记者。此前,已经有1000多台控制阀抵达伊朗,在大型油气工程中“一展身手”。
据悉,吴忠仪表是宁夏的老牌企业,也是我国控制阀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吴忠仪表及时抢抓机遇,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对外贸易、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实现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我们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开发了控制阀新产品60多项,其中有24项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杨占富说,他们通过引进国际专家、引进世界先进阀门设计理念、研发尖端阀门产品,极大地解决了制约我国油气类及特殊工况用的高精尖阀门技术,填补了国内控制阀领域的一系列空白,打破了技术垄断和受制于人的局面。相较于此前处于技术垄断地位的欧美产品,吴忠仪表的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也正是基于价格优势,才有了与伊朗合作的机遇。
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边合作,吴忠仪表从原有的只能通过国内公司向国外市场的单一供货,到自行参与国外项目向国外市场供货,市场拓展至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多彩滩羊皮毯颠覆时尚印象
粉色、蓝色、绿色……洁白的滩羊皮经过加工,有了绚丽的色彩,变成温暖绵软的羊皮毯子、靠垫、床褥等用品走向世界,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这样颠覆时尚的深加工就来自宁夏灵武市的宁夏西部皮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皮草)。
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西部皮草改变了宁夏羊皮羊毛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的劣势,产品种类扩展到以羊皮(羊皮整张皮)、羊皮褥子为代表的,以羊皮服装、服饰、床上用品、室内装饰品、汽车内饰主要产品,又先后研发成功了印染、剪拔、除醛、无铬鞣等深加工新工艺,完成了从最初的以半成品为主向以深加工产品为主的转变。
4月17日,记者在西部皮草加工车间看到,一箱箱羊皮毯已经完成打包等待运输。包装箱外侧的标签上分别写着:银川——俄罗斯;银川——德国。说起产品出口,西部皮草总经理王自荣说,截至2016年底,西部皮草工业总产值达1.45亿元,工业销售总产值约1.28亿元,出口交货值达8915万元。
王自荣介绍,目前西部皮草产品出口主要通过海运和空运。我区对阿门户建成完善后,将大大节省其出口的运费成本。“据我们测算,如果从宁夏直接出境送往中东地区,我们的运费成本将节省12%左右。”
王自荣对今后西部皮草产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有信心。他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多个市场,未来还将加快‘走出去’步伐,让来自宁夏的滩羊皮走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记者 王宇菲) |